辨证论治
2025年08月10日
辨证论治
学生甲:此2 例的共同特点是,均以心中难受感为主症。心中难受感系患者自觉心中出现的多种异乎寻常、不可名状之难受感觉。而这些奇怪的感觉,多为方书所不载,临证时无成法可依,故辨治较为棘手。多年来我曾用过以杂病常用的脏腑辨证法辨治,而无论从辨的结果和治的方药看,连自己都不满意,疗效自然十分欠佳。后又用八纲辨证、经络辨证,结果依然如故。查书无所记载,临证一再失败,后来面对这类患者我真有些茫然无措了。
老师:中医学博大精深,仅新近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编纂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1949 年以前出版的中医图书即达13455 种,人毕其一生也难涉一隅,要查阅到某些稀奇怪证的记载内容并非易事,这时重要的是能知常达变。如本类疾病的治疗,早期我也曾用过多种方法,疗效欠佳,在屡经失败的窘境中猛然想到,经方多以方名证,而在六经方证中有的即不属六经本身的病证,将之列于该经,乃因其表现与该经症状有某种相似。后世为资鉴别,将这类证候称之为 “类证”。“类证” 既属貌似伤寒然实非伤寒之证,而仲景在列之相鉴时同样据证出方,说明伤寒杂病之治有时有其共同点。既然如此,杂病有符合经方条文者,应该是可以直接借六经汤证辨证施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