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现场
2025年08月10日
诊断现场
邓某,女,47 岁。2006 年3 月7 日初诊。双上肢散发肿块,疼痛4 个月。
2005 年11 月10 日开始左上肢疼痛,渐感右上肢亦痛,痛无定处,时剧时缓,未及治疗。3 日后突然发现左上臂内侧出现一大包块,漫肿疼痛,形如鹅蛋,急往当地医院治疗。医生以注射器抽出水血混合液数十毫升,压迫包扎并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后回家。不料次日漫肿更为严重,局部肿胀微红,疼痛益甚,急往某市级综合医院诊治,被收入院治疗。11 月16 日病理切片检查,报告为 “(左上臂内下侧)符合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病理改变”。为进一步确诊,11 月18 日再经另一市级综合医院病理多媒体图文诊断,报告仍为 “(左上臂内下侧)猫抓病性淋巴结炎”。局部切开排液减压包扎处理的同时,给予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并口服止痛等药治疗。但患者仍双上肢疼痛,尤以左上肢剧痛难忍,只得用大量镇痛药缓解疼痛。治疗过程中前症未愈,而双腕部又各出现一包块,大如鸽蛋,不红,质稍硬,压痛,左上肢麻痛,状如针刺虫咬。遂请本院中医会诊。数次会诊中,先后辨为疮疡、痈证,用银花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效不显。又改用仙方活命饮。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的2 个多月中,尚觉有效。因无新的治疗方法,疗效也再无进展,在切开之伤口已愈合,上肢疼痛缓解而双腕肿块未消的情况下,以好转出院。回家后于当地医院仍以西药抗生素,中药解毒散积、通经活络类药继续治疗,但腕部肿块不仅不见消散,且近日疼痛又呈加重之势,患者自感病将复发,终日惶惶,家属遂将其送来我处求治。
刻诊:双上肢疼痛,尤以左上肢疼痛严重,每晚睡前服3 片止痛片亦不能入睡,双腕部各一鸽蛋大包块,漫肿微红,压痛。面焦虑,少华,痛苦状,脉迟细,舌质淡,舌苔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