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
学生甲:本例虽系已明确诊断之晚期肝癌,治难生效,但其高热等伴发症如此顽固地存在,却急需治疗。因为它已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它是癌症病情发展的表现,而复又会加速癌症的快速恶化。这是典型的热毒为患,攻其毒则热可退,退其热则毒势减,故宜采用清热解毒法。现代研究发现,清热解毒能控制肿瘤周围炎症和其他感染,而炎症和感染往往是促进肿瘤变化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因而,清热解毒法不仅能减轻症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发展,起到祛除病因和调整机体抗病能力的双重作用。建议用黄连解毒汤加紫草、牡丹皮、赤芍类治疗。
学生乙:肝癌有 “癌中之王” 的说法,其恶变程度在晚期表现得尤为快速,无论中西药,冀求见效,此时恐怕均属困难,只好以清热解毒药一试,倘能清退其热,则属幸也。
学生丙:在一些大型综合医院里,有两类疾病常找中医。一类是常见病多发病,另一类则是濒临死亡或医学界公认的难治之症,后者多为西医推荐找中医。这种推荐,有对中医宝库的足够估价和对中医治疗奇迹出现的热情期盼,当然也有对自身医疗手段的弥补和对患者安慰的需求。其实在晚期肝癌这类患者的面前,中医和西医一样,能力也可能是微弱的。
老师:刚才甲同学云治难生效,乙同学云 “癌中之王”,丙同学云中医能力也可能是微弱的,均在肯定病情险恶的同时,遮掩着无奈、无为和无意治疗之情绪。而我却注意到了丙同学提到的一个现象,即濒临死亡或公认的难治之症,常被推荐找中医,而许多时候推荐者还是西医,这是一个中医界太值得思考和为之发奋的信息。它包含着西医界对中医的厚望,也提出了中医界必须对顽难疾病有所作为的时代要求。这当然是一副沉重得让现有身板弯腰曲背的重担,但或许又是一种激活剂,一旦全行业的研究精神被它激活,研究方向被它激醒,将会极大地推进总体学术水平,使整个身躯硕壮起来。
因而,我们的意识太需要激活,我们的思维太需要清理。
本例虽为晚期肝癌并持续高热,而只要医者的思维不被 “不治之症” 禁锢,目光不停留于 “高热”,深入研究其病情,证象是很清楚的:积聚肿块疼痛,大便下黑,舌质晦暗,舌体瘀斑。这一切均表明其系瘀血为患。王清任说:“既是血块,当发烧。要知血府血瘀必先烧。” 故其高热乃因瘀血而起,祛其瘀热方可退。
予血府逐瘀汤加味。
当归尾12g,生地黄3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2g,川牛膝12g,川芎12g,柴胡10g,赤芍12g,桔梗10g,西洋参12g,鳖甲30g,广土鳖虫10g,莪术10g,茯苓20g。2 剂。水煎,每日服1 剂。
10 月23 日二诊。服药第2 日体温渐减,今日已完全正常。头昏心烦均减,大便已不黑,精神好转,自觉甚舒适。已起床由家人陪护前来我处就诊。
舌胖大肿胀减,晦暗色亦略减,脉弦,左三部虚大。
续上方加山楂10g,皂角刺30g。
10 月29 日三诊。昨日又开始化疗,并行切开肝局部给药。现呕吐不止。
予橘皮竹茹丸加味。
陈皮10g,竹茹10g,茯苓15g,薏苡仁30g,甘草10g,半夏10g,生姜12g,砂仁10g,藿梗12g,白豆蔻10g,壁虎10g,穿山甲珠10g(冲),白花蛇舌草30g。2 剂。
11 月7 日四诊。上方服2 剂吐止,自觉尚适,停药休息几日。而昨日开始腹泻水样物,日五六次,且严重失禁,于病室送往放射科途中,粪水遗于推床上。大便化验,为真菌感染,已输液服西药不效。
予理中汤合胃苓汤加味。
炒白术10g,陈皮10g,苍术10g,炙甘草10g,猪苓10g,茯苓12g,泽泻30g,厚朴30g,干姜10g,白参10g,粟壳6g,乌梅10g,石榴皮15g,煨肉豆蔻10g。
11 月9 日五诊。 腹泻止, 大便成形, 而又出现剧烈咳嗽。 干咳无痰,咳时溢尿,X 线摄片为右下肺炎。高热又起,体温持续在39.5 ~40℃。
初诊方去莪术,加百部15g,马兜铃10g,竹沥100mL(兑服)。
11 月11 日六诊。上方服2 剂咳基本止,体温降至37.5℃。脉数,右三部数而弦细。舌已不胖大,质暗及瘀斑基本消失。
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壁虎、白花蛇舌草、鳖甲、莪术。嘱若无新的症状出现,即坚持服用。
1997 年5 月11 日七诊。云坚持服上方,偶有发热时即服初诊方。而服初诊方后,不仅发热即退,且原每次化疗后必出现的呕吐等症已不再出现。B 超显示:“肝左叶5.2 ~6.0cm 不规则稍强回声团伴声影。” 局部压痛,余无不适。精神转好,面色红润,能骑自行车于30 里之外郊游。
后记:患者一直断续服初诊方,情况均较稳定。1998 年5 月26 日局部植入药囊后继发感染化脓,经外科切开脓肿排出大量脓液,而至此一蹶不振,于同年8 月底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