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
学生甲:这例患者的病情在古典医著中有着丰富的记载,仅就治法而言,除内服治疗外,即使在尿道完全不通时,古代医家也发明了用鹅翎导尿法急救,甚至发明了气囊扩张尿道术,使 “气透则塞开,塞开则小便自出”。张景岳在将此法示人后,特别强调其为 “大妙法也”。此外尚有取嚏探吐之开上通下法、薰洗法、外敷法等多种急救措施,可谓丰富多彩。而其屡生屡割的治疗经历,在手术外科并不发达的中医学里,却很难找到对应性内容。然导致屡割屡生的原因显然已不在病变局部,而其所以凡治即割的治法,又恰恰是只管局部。这种 “靶向” 定点清除当然利落,但不仅无法防止复发,一定程度上恐怕还有促其复发的隐性副作用,治疗之法,看来还得回到整体性上来。
老师:本例患者,证系癃闭。癃和闭本为两证。癃为久病尿点滴而出,然其势缓;闭为新病,尿闭塞不通其势急。故李中梓说:“闭与癃,两证也。新病为溺闭,盖点滴难通也;久病为溺癃,盖屡出而短少也。” 本案早期失于治疗,病情发展为癃的重证阶段时,又求解心切,必图症状即除。而手术得解后,即以为万事大吉,全不在意,未作药物整体调治,致使复发。接连的手术必然导致血瘀,日益的担忧又不可避免地产生气滞,气滞复加重血瘀,血瘀而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复促其壅肉赘生,其面舌俱黯即是瘀血之明证。
诊为气滞血瘀,膀胱不利之癃闭证。处以血府逐瘀汤加味。
当归尾12g,生地黄3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2g,川芎10g,穿山甲珠10g(冲),川牛膝10g,柴胡10g,赤芍10g,桔梗10g,甘草10g,皂角刺30g,白芥子10g,败酱草30g。2 剂。水煎,每日服1 剂。
8 月10 日二诊。尿后火热感及腰骶痛均大减。小便有时尚需蹲下方可排出。
续上方3 剂。
8 月13 日三诊。尿后火热感及腰骶胀痛消失。子夜2 时至黎明6时尚需蹲下方可排出,白日已能通畅排尿,面及舌质黯色已消退,舌苔尚黄厚。
上方加地龙,并将桔梗加用至15g。
8 月17 日四诊。昼夜排尿正常,已无不适,只求不再复发。
予上方加王不留行10g,莪术10g。令其长期服用。迄今已1 年余,情况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