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学生甲:本例的特点有三:一是症状奇特,临床极为罕见;二是病程绵缠,已1 年半;三是治疗历程复杂,所用之方药遍涉健运、清利、芳化和温燥等治法,却了无寸效,而双足局部并无皮损病变。其辨治当从何入手呢?

老师:就从你刚才提到的三点入手。病情奇特,病程绵缠,说明系内伤性疑难病症;历用多法治疗毫无效果,说明辨证有误,不可再步前医后尘;局部无皮损症状,不仅说明外用药为枉费,并且说明病不在局部而在整体。

学生乙:那么其内伤又伤在何处?前医之误辨又误在哪里呢?

老师:第一,单就 “伤” 而言,乃脾伤日久而阳伤之候已现;第二是误辨,指将湿已成痰,因痰而致之病误辨为湿,误在虽近门庭而游于室外。

本证的辨析眼目在于:①病史。饮食伤脾。②全身症状。腹胀浮肿,倦怠神疲,纳食不佳等一派脾虚证象。③脉舌。舌体胖大,脉象濡细。其湿邪为患的病机昭然若揭。而湿邪郁久,必然生痰,痰致怪病,而生脚臭。顺着这样的逻辑推理,怪病也就不怪,无从下手之病也就有了明确的遣方用药依据了。

辨证:脾虚阳弱,痰浊蕴阻之脚臭证。治宜健脾助运,蠲湿除痰,温阳化浊。

予六君子汤合防己黄芪汤、礞石滚痰丸加味。

人参10g,茯苓20g,炒白术12g,炙甘草10g,半夏10g,陈皮10g,防己10g,黄芪30g,薏苡仁30g,礞石30g,酒大黄10g,沉香10g,炮附子30g,桔梗10g。5 剂。

6 月20 日二诊。服完上方后脚臭大减,脱掉鞋袜时家人已能忍受,纳谷香,精神健好。舌之齿痕消失,脉细而无力。患者神情欢欣,与上诊时判若两人。药已中的,续上方5 剂。

6 月30 日三诊。脚臭全除,纳食正常精神健旺。已无任何不适,续方5 剂巩固。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