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筋膜炎
2025年08月10日
二十七、嗜酸性筋膜炎
嗜酸性筋膜炎又称弥漫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主要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和硬化为特征的疾病。1974年由Shulman首先报道2例,被称为“伴高γ-球蛋白血症及嗜酸细胞增多的弥漫性筋膜炎”,1975年Rodnan根据7例患者病理所见,强调筋膜多有嗜酸细胞浸润,故命名为“嗜酸性筋膜炎”。以后陆续的报道发现患者并不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增高或组织中浸润以及高γ-球蛋白血症,因而有学者认为应称之为“硬化性筋膜炎”更能反映本病的病变特征。
【西咪替丁】有作者报道治疗2例嗜酸性筋膜炎患者,其中1例经泼尼松治疗无效后改用西咪替丁静脉注射3个月,总剂量50g;出院后给予雷尼替丁0.45g/d口服。半年后随访,皮肤基本恢复正常,未见药物明显副作用。另1例确诊后即用雷尼替丁(0.45g/d)治疗半年,病变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滞Ts细胞的H2受体,使Ts细胞的免疫功能得到调整而发挥作用的。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