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制肿瘤药
对肿瘤组织能起到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药物。
【阿司匹林】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动物与人的肿瘤内含有超常的前列腺素,说明其对肿瘤有诱发和促进作用。因阿司匹林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故被用于抗癌。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大量的前列腺素,抑制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环氧酶和前列腺素,可促进白介素-2增加、免疫淋巴细胞增殖,对肿瘤细胞的自然杀伤能力增强,从而增强免疫功能。在癌肿放射治疗后,癌细胞可以产生大量前列腺素,使免疫淋巴抑制细胞激活,从而使癌细胞生长加速。而加用阿司匹林后,可抑制前列腺素产生,从而提高放疗效果。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6.
【维拉帕米】体外试验证明,维拉帕米有加强长春新碱对小鼠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也能使瘤细胞对长春新碱及其他多种抗癌药的耐药性完全逆转。而体内试验表明,维拉帕米可增加长春新碱治疗患白血病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其平均存活时间较单纯用长春新碱治疗者延长。临床上对阿霉素耐药的胰腺癌患者,阿霉素和维拉帕米并用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效果。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91.
【维生素A】临床研究证实,维生素A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及生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分化等作用。目前认为:维生素A的抗肿瘤作用与以下作用有关:①维生素A类化合物能刺激体液和细胞吸附的功能;②维生素A类化合物能阻滞鸟氨酸脱羧酶的诱导,从而改变细胞内多胺的水平,因为该酶是促癌过程中的关键酶;③维生素A类化合物直接作用于基因组;④修饰蛋白激酶的作用。局部应用和膀胱乳头状癌患者口服,亦可使部分患者明显好转或消退。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93.
【维生素E】维生素E可显著减少致癌物质对体内细胞染色体的伤害,防止致癌物质与宿主细胞结合。动物实验证实,维生素E能抑制诱发皮肤癌。在神经母细胞瘤的体外试验发现,维生素E通过增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形态学差别的表达,从而诱导识别系统更明确地识别,进而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攻击,呈抗癌作用。维生素E还可减轻抗癌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例如对50只幼兔每日注射阿霉素2.4mg/kg体重,17周后产生慢性心脏毒性,若在注射前24h给予大量维生素E,则可避免心脏毒性。
摘自:曹世军.国外医学合成药、生化学、制剂分册.1985,(1):14.
【氨甲环酸】据报道,一例广泛转移伴有腹水的卵巢癌患者,在应用环磷酰胺合并氨甲环酸与肝素治疗后,腹水从原来的每周需放1次减少至3~4个月1次,同时患者一般情况较好。以后,由于严重的副反应,环磷酰胺被逼停用,但病情仍继续稳定1年左右。剖腹探查,卵巢肿瘤与治疗前无太大改变,肿瘤外围可见白色纤维蛋白样膜包绕。还有人报道,4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3例在眼球摘除前曾分别应用氨甲环酸(每次按体重20mg/kg,每日3~4次)。3d~5个月,患眼肿瘤周围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纤维蛋白膜包绕。另一例应用氨甲环酸6个月,在此期间,未见肿瘤发展,其作用机制不清。作者认为恶性肿瘤常存在凝集及纤溶激活因子,可促进纤维蛋白形成,并使多余的纤维蛋白裂解。理论上任何改变肿瘤的凝集及纤溶过程的措施,都将干扰肿瘤的生长。氨甲环酸干扰了肿瘤的纤溶过程,阻滞肿瘤周围纤维蛋白膜的破坏,这可能是抑制肿瘤发育与转移的主要机理。因此,有人建议氨甲环酸可作为肿瘤的辅助治疗药物。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28.
【小檗碱】据报道,小檗碱可阻断促癌物质对癌变潜在细胞的作用,从而起到防癌效果。另据专家们认为,患有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慢性胃炎的患者,经常服用小檗碱,在治疗作用的同时,还能收到一定的防癌效果。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64.
【仙鹤草】据报道,仙鹤草经体外试验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在70%~90%,在较高浓度时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则没有任何副作用,因而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抗癌药物。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485.
【藤黄】有作者用中药藤黄制剂治疗癌肿41例(其中基底细胞癌19例,鳞状上皮癌15例,鳞状基底细胞癌4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方法:5%藤黄软膏外敷病灶,隔日或每周换药1次;口服藤黄片60~90mg/d,3次/d;藤黄针剂100~200mg加入50%的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周2次。对癌溃疡面也可用藤黄注射液外擦,每日3~4次。效果:41例中临床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见效时间6~30d,平均14.2d。
摘自:江西省藤黄抗癌研究协作组.中华皮肤科杂志.1986,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