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甲巯丙脯酸】近年研究发现,甲巯丙脯酸有免疫抑制作用,可部分抑制B淋巴细胞反应,诱导抑制T淋巴细胞传递。此外,甲巯丙脯酸的分子结构具有D-青霉素的特征,即含有巯基,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缓解作用。Martin等用甲巯丙脯酸剂量初始为75mg/d(分2~3次服),首剂量于睡前服,其后逐周增加25mg至最大剂量为150mg,有副作用者适当调整剂量,连续使用48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结果: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7%。李露言报道,用甲巯丙脯酸治疗本病15例,取得满意效果。
摘自:李世文,康满玲.
老药新用途,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17.
【克霉唑】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Wybarn首先报道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经抗风湿药和激素治疗,症状未予控制,改用克霉唑,按体重每日25~100mg/kg,口服,疗程6~12周。结果:除2例脱落外,其余10例临床症状(如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均减轻,关节活动力改善,血沉恢复正常,类风湿因子转阴。随访12~15个月未见复发。由于上述剂量易引起胃肠道副作用,作者又进行了小剂量给药(每日10~12mg/kg),也具有相同的效果。1982年国内报道治疗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次/d,每次0.5g,3个月为1疗程。结果:显效26例(占41.9%),好转34例(占58.84%),无效2例。有关克霉唑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是否与免疫功能有关也尚无证明。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是克霉唑消化道反应,同服甲氧氯普胺可减轻症状。此外还有头昏、纳减、皮疹,有报道称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本品忌与激素类免疫抑制剂配伍使用,以免影响疗效。
摘自:李世文,康满玲.
老药新用途,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35.
【左旋咪唑】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左旋咪唑可恢复受损的免疫功能,增强已激活的免疫系统功能。方法:150mg/d,每周服3d,共治疗42例,总有效率85.71%。左旋咪唑可降低血沉,减轻症状,遏止病程进展,但不能阻止关节的损害。
摘自:愈万里.
中级医刊,1987,22(12):17.
【硫酸锌糖浆】用硫酸锌糖浆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较好。方法:硫酸锌糖浆每次10mL,3次/d,服至症状好转。结果:34例中有效15例(44.12%)。治疗前全血锌8.91±9.70,铜1.52±0.45,锌/铜比值为5.67±4.71;治疗2~3个月后,血锌17.06±15.81,铜1.25±0.54,锌/铜比值为14.37±11.22(P<0.01)。说明补充锌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摘自:丁燕玉. 现代微量元素研究,第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280~281.
【环磷酰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环磷酰胺可使血循环中T细胞和B细胞减少,并抑制二者的功能。据报道,用环磷酰胺100~200mg隔日静脉注射治疗24例患者。结果: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7%。有作者用环磷酰胺治疗108例严重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29例完全缓解,45例部分缓解,21例临床见效,13例无效。还有作者用环磷酰胺间歇疗法治疗3例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中2例并用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结果3例均获长期缓解。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 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14.
【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用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多用作维持疗法。
摘自:李世文,康满玲. 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24.
【泼尼松龙】有作者用大剂量泼尼松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泼尼松龙1g,静脉注射,1次/d,连用6个月。结果:患者关节变软,散步时间及握力增加,免疫复合物及IgG水平明显降低。另据报道,20例活动性类风湿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醋酸氢化泼松组。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 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