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冻伤
冻伤是由于低温状态下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轻者可造成皮肤组织的红肿、局部血液流通不畅,产生发痒、刺痛、麻木等感觉,需要治疗;重者会伴随失温、皮肤发黑、血管坏死,甚至丧失知觉,造成全身永久性的损伤,严重时危及性命,需及早进行治疗。
【山莨菪碱】有学者报道,用山莨菪碱口服(5~20mg/次,3次/d)、肌肉注射(20mg/次,2次/d)或外用(0.3%~0.5%的软膏)治疗179例冻伤患者,总有效率达100%,治愈时间多在7d内。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4.
【氯己定】有作者用40℃,0.1%的醋酸氯己定多次温浸治疗兔足重度冻伤,平均存活面积为74.4%左右,不仅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而且非常显著地高于度米芬组。
摘自:李凤芝,张中兴.人民军医,1984,12:12.
【风油精】冻疮未破,肿痛时,将风油精适量均匀地涂于患处,轻轻按摩发热,能起止痛、消肿作用。已溃或即将溃破的冻疮不适宜此法。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05.
【白药】用白药酊治疗冻伤261例,有效病例258,总有效率98.85%。对早期红斑型冻伤效果最佳,对水泡型和坏死型亦有效。方法:用药棉醮取涂擦患处,每日3~4次,1周内显效,个别2周显效。对未破溃的冻疮,白药与黄酒调糊敷患处,如已破溃将白药粉撒于破溃处,消毒纱布包扎,次日结痂,1周内可愈。这与白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和扩张局部毛细血管之效用有关。有皮肤破损者禁用。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49.
【花生皮】有作者报道将花生皮炒黄,研成细末,每5g加醋100mL,调成糊状备用,用时再另取樟脑丸1g,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入调匀。涂于冻伤处厚厚一层,用纱布包扎。结果:治疗冻疮50例,一般2~3d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