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急性菌痢

二十五、急性菌痢

急性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染。主要表现为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及黏液便等症状。

【红霉素】有作者认为,慢性痢疾常因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原有症状加重,迁延不愈。红霉素在粪便浓度可高达130mg/kg,对这类患者继发的耐药金葡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感染有良好效果,从而控制发病。有作者报道用红霉素治疗153例急性及重症菌痢,以1.2~1.5g/d静脉滴注,5d治愈率达87.6%。其抗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24.

【异烟肼】用异烟肼治疗细菌性痢疾,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药敏实验证实异烟肼对宋内、志贺、福氏、鲍氏痢疾杆菌等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据报道,用异烟肼治疗细菌性痢疾65例,治愈6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6.8%。另据报道,病程均在15d以上,经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菌痢54例,改用异烟肼合并甲硝唑治疗,结果治愈50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2.6%。

摘自:柳江鸿.中原医刊,1985,(4):23.

【谷维素】有作者用谷维素治疗49例细菌性痢疾,取得极佳疗效。方法:谷维素100~200mg,3次/d,连服3~4d。结果:36例用药1d,肉眼观脓血便消失,大便次数渐趋正常,体温下降,其中47例3d即愈(治愈率达96%),2例无效。其机制是谷维素中甾醇类物质具有抗炎、抑制血管通透性作用,从而遏止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达到治疗目的。

摘自:沙松华.临床荟萃,1990,5(1):40.

【氯丙嗪】盐酸氯丙嗪除具有冬眠,使机体休息,减少炎性渗出物对肠壁的刺激和毒性作用外,还具有:①抗菌作用 近年发现盐酸氯丙嗪对大肠杆菌、金葡菌、痢疾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及有效的自身灭菌作用;②抗分泌作用 有抗胃肠道分泌作用,能缩短腹泻时间;③其他作用 小剂量即可缓解肠血管痉挛,改善肠道微循环,明显缩短疗程。方法:按体重给予肌肉注射0.5~1mg/kg,每日1~3次,口服也有效。另外盐酸氯丙嗪具有抗分泌作用,可减轻腹泻,减少呕吐次数和输液量,可用于治疗霍乱。

摘自:程书权.临床荟萃,1988,9:403.

【氯己定】有作者在治疗急性菌痢新药“新痢灵”的研究中,为寻找高效、速效、低毒的治疗药物,以130株痢疾杆菌对15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发现有13种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唯独氯己定未发现耐药株。故选用该药与甲氧苄啶等组成复方“新痢灵”片(由醋酸氯己定和TMP组成)。用这种“新痢灵”片治疗菌痢患者977例,治愈率为95.8%(治愈936例),有效率为96.83%,且复发率低。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88.

【土茯苓】据报道,用土茯苓治疗急性菌痢,疗效显著。方法:土茯苓120~240g,水煎服,每日1剂,或以煎液保留灌肠,7d为1疗程,也可用鲜土茯苓、鲜车前草各90g,穿心莲30g,加水1500mL,煎至1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4次。结果:治疗急性菌痢67例,全部治愈,治愈天数为38d。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76.

【甲硝唑】有作者对88例阿米巴痢疾患者大剂量应用甲硝唑治疗,3次/d,每次服600mg,疗程5~7d,74%患者3d内症状消失,近期全部治愈,远期随访25例,出院后5~10年均未复发。还有作者用甲硝唑加异烟肼治疗54例顽固性痢疾,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口服甲硝唑3次/d,每次0.4g(小儿按体重每日甲硝唑8mg/kg,3~4次/d),异烟肼每日3次,每次200mg,疗程3~7d。结果:治愈50例。

摘自:柳江鸿.新医学,1986,17(3):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