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律失常

一、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

【西咪替丁】用于抗心律失常。实验表明,CMT可对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其抗乌头碱所致室颤可能与心脏H2受体有关,CMT可明显降低动作电位零相最大上升速率,延长有效不应期,可能与抑制Na+通道有关,故CMT可望成为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47.

【硫酸镁】硫酸镁可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特别对地高辛中毒患者,给予足量的硫酸镁对控制心室应激机能可起到一定效果。如一例服大剂量地高辛(0.5mg,100片)中毒的50岁男性患者,经一系列常规急救处理后仍发展为难治性的室性纤颤,血清地高辛浓度≥20mg/mL。患者对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均无反应,经静脉给予足量硫酸镁却有明显效果。还有作者以硫酸镁治疗心律失常8例,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快速房颤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扑交替出现1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均收到了满意效果。另外,硫酸镁用于治疗心绞痛和改善末梢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症状,均取得较好疗效。

摘自:殷福光.河南医药,1984,4(4):228.

【辅酶Q10】据报道,辅酶Q10对冠心病、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等所致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颤均有效。有作者用其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有效率为87.5%。

摘自:王春林.新医学.1986,17(10):540.

【氯喹】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磷酸氯喹对心肌的作用类似奎尼丁,但不如奎尼丁明显,能抑制心肌,延长心肌不应期,减慢传导,终止折返,抑制异位起搏点,故能消除期前收缩,使房颤转为正常窦律,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有作者用磷酸氯奎0.25g,3次/d,口服,10次为1疗程,治疗曾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的顽固性室早2例,房颤伴室内差异的传导1例。结果3例经服药后显效,室早消失,房颤控制转窦性心律,随访3个月正常。用药时应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该药抑制窦房结,造成致病性心律失常的副作用,防止阿斯综合征。

摘自:赵祖勋.云南医药.1988,(2):104.

【甘松】有作者用复方甘松汤治疗心律失常(室性、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5例,疗效明显。本方含甘松、大青叶各9g,党参、玄参各15g,桂枝3g,甘草5g,枳壳10g,制成浓缩煎剂100mL,每日1剂,分2次服。结果:55例中,显效16例,有效3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3.3%。本方服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摘自:钟达锦.浙江医学.1982,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