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症

十七、肺动脉高压症

本病以肺动脉压进行性升高为特征,常伴右室肥大和右心功能不全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基本病变为肺小动脉的硬化、狭窄、栓塞或丛状变。青壮年起病,常呈进行性加重,男女发病率为1∶5,诊断时平均年龄35岁,越年轻的患者预后越差。

【维拉帕米】维拉帕米有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临床上报道用维拉帕米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特别是肺动脉无解剖学上固定梗阻者,效果较好。用量每次40~60mg,每日3~4次,连服数周。在紧急情况下,可经胸导管于肺动脉内直接给予维拉帕米,使血液流动力学指数迅速改善。

摘自:单兆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9,12(6):340.

【硝苯地平】硝苯地平能抑制肺动脉平滑肌对钙的摄取,使肺血管扩张或解除肺动脉血管痉挛。有作者给11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10mg后,静息时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显著下降,心脏指数明显增加,长期治疗的效果亦很明显,可增加运动耐量。还有作者用硝苯地平治疗9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中8例肺血管阻力明显下降。实验证明,硝苯地平不仅对低氧性肺血管心缩有明显抑制作用,还可减轻肺泡低氧所致的病理改变,因而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亦有显著效果。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97.

【硝苯地平】有作者用硝苯地平治疗10名慢阻肺引起的PAH患者,每日口服30mg,持续15d,重复观察。用硝苯地平45min,平均动脉压、心脏排血指数、肺血管阻力、平均肺动脉压均降低,肺动脉楔压、肺躯动脉压无明显下降,心率无变化,组织供氧升高。用硝苯地平治疗PAH优于血管扩张药,因为硝苯地平能增加心搏量,而不降低动脉血管张力,对肺部和全身血管都有扩张作用,使两者处于平衡状态。

摘自:郑志学(摘).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7,8(2):92.

【卡托普利】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血管收缩成分持续作用于肺动脉所致。据报道,用甲硫丙脯酸治疗5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4d后ACEⅡ降低的同时,平均肺动脉压也降低,但右室压力、心排血量和心率均无变化。另据报道,3例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肺动脉高压症,经甲硫丙脯酸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力降低,心排血量增加。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16.

【氨茶碱】氨茶碱直接改变主肺动脉壁Ca2+浓度与Ca2+外流,加之抑PDE产生的平滑肌松弛,降低肺血管阻力及动脉压,并减少肺血管外渗,消除肺水肿。有人治疗10例,0.25g静脉注射,30min肺动脉压下降1.2~2.7kPa,静脉循环全部改善。

摘自:雷茂禄.实用内科杂志.198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