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

十三、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左旋多巴】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多巴胺(DA)具有明显的强心利尿作用,但口服易在肠道和肝脏破坏失效,必须静脉给药,故长期应用受到限制。左旋多巴口服80%可被吸收,绝大部分(98%)在外周脱羧形成多巴胺,只有1%的左旋多巴进入脑循环。有作者给10例严重心衰的患者口服左旋多巴,开始剂量为250mg,6h 1次,然后每天递增1g,至总量4g/d。短期和长期服用,都可使左室功能(心脏指数增高)和血流动力学(全身血管阻力下降)明显改善,而心率、平均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或右房压无明显变化,亦无心律失常及心绞痛发作。笔者认为:左旋多巴的上述作用与静脉注射多巴胺十分相似,除直接兴奋心肌β1受体发挥强心作用外,并可激活血管(肾脏、肠系膜、冠状血管及脑血管)上的多巴胺受体(DA2受体),激动交感神经末梢的突触前DA2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后负荷,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和组织灌流量。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3.

【酚妥拉明】治疗心力衰竭。有作者用酚妥拉明小剂量静脉滴注(0.1mg/min)治疗心衰27例,同时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肺毛血管楔压、平均肺动脉压、右房压、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均下降,心脏指数、心搏指数明显增加。据报道,对30例肺炎、先天性和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小儿急性心衰,每次用酚妥拉明0.5~1.0mg/kg体重与半量间羟胺静脉注射,每1~6h给药1次,平均用药12次,心衰获迅速改善。

摘自:陈冠容.临床荟萃.1989,6(4):267.

【氯丙嗪】盐酸氯丙嗪通过α受体阻滞可使血管扩张,主要降低心脏前负荷。其镇静止吐作用,可减少心肌耗氧量;也可促进肾输出量,加强利尿剂的利尿效应。治疗心力衰竭或(和)肺水肿效果确实,未见副作用。方法:5~10mg肌肉注射或0.5mg/min静脉滴注,待病情好转或接受盐酸氯丙嗪达25mg为止。值得注意的是>25mg时易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用药前后应观察血压、心率等变化;严重肺功能减退、肝肾功能不全、意识障碍、低血压及年老衰弱者慎用或禁用。

摘自:杨健.临床用药新知.第1版,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1:43.

【硝苯地平】硝苯地平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及体循环血管,从而改善心肌缺氧,并使心肌后负荷减轻,增加每搏输出量,减轻左室舒张末期充盈和张力,降低心脏收缩张力和氧耗量,使心脏血流变为低阻力高排血量,因而可用于心衰的治疗。有人对13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在洋地黄利尿剂不能奏效或顾及该药副作用、禁忌证时),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含服硝苯地平,首剂按体重0.5mg/kg,以后改为0.3mg/kg,每6h给药1次,显效后减量至0.2mg/kg,每8h给药1次,连用3d。结果显效7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84.5%,未见明显副作用。

摘自:姜清钊.实用儿科杂志.1990,5(1):9.

【哌唑嗪】用哌唑嗪治疗CHF患者,可明显降低全身和肺血管阻力及左心室充盈压,同时增加心搏出量,对心率无明显影响。治疗CHF疗效同硝普钠。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