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疣类

一、疣类

疣是病毒引起的良性赘生物。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为类人乳头样多空泡病毒所致;传染性软疣为痘疮病毒所致。疣类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潜伏期为1~3个月,有自身接种扩散、自愈性特点。组织病理特点为棘层细胞发生空泡样变,并含有大量病毒颗粒,表皮过度角化。

1.寻常疣

俗称“刺瘊”。典型的寻常疣呈绿豆、黄豆大,为半圆形或多角形隆起,质略硬,表面干燥粗糙,顶端分裂呈刺状或开花状。好发于手、足及头面部。皮损呈丝状排列的称丝状疣,多发于眼睑、颈及前臂,发生在足底的叫跖疣。

【链霉素】治疗寻常疣。有作者用链霉素治疗寻常疣患者1000例,效果显著。方法:取链霉素1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3mL,溶解后即可使用。注射部位常规消毒,取30°~45°自疣体旁入针,注射药液,疣体为0.7~1.8cm者注射量0.25mL,疣体为0.5~0.7cm者注射量0.2mL,疣体为0.3~0.5cm者注射量0.15mL,疣体为0.3cm以下者注射量0.1mL。疗效:用上法治疗寻常疣1000例,治愈率77%,好转率20%,无效率3%,总有效率为97%。经注射后疣体大部分可自行坏死、结痂、脱落。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28.

【碘酊】治疗寻常疣。据报道,用2.5%的碘酊治疗寻常疣患者88例,效果显著。方法:取2.5%的碘酊0.3~0.6mL(为1次量),于疣的根部用1mL注射器注射0.3~0.6mL。1次为1疗程。未愈者,1周后再注射1次。疗效:用上法治疗寻常疣患者88例,经复查,其中62例注射1次治愈者58例,注射2次治愈者2例,无效2例。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82.

【苯扎溴铵】用0.1%的苯扎溴铵进行湿敷或浸泡法,治疗52例扁平疣及寻常疣患者,给药2周后52例均痊愈,治愈率为100%。

摘自:陈清礼.中华皮肤科杂志,1985,18(4):230.

【六神丸】治疗寻常疣。局部消毒,用手术刀将表面角质层刮破,取丸数粒(视疣大小而定),研碎,敷于患处,胶布固定,一般5~7d即可结痂脱落而愈。

摘自:卢守贞.浙江中医杂志,1988,23(1):166.

2.扁平疣

扁平疣又称青年扁平疣,中医称扁瘊。为米粒至绿豆大的隆起的扁平丘疹,多呈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常呈正常肤色或浅褐色。皮损常为多个,散在或密集。多发生在面部、手背和前臂。病程较慢,有自愈性,亦可多年存在。

【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有作者试用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24例,收到满意效果。方法:西咪替丁400mg,3次/d,口服10d为1疗程,然后停药观察。10d后无效者加服1疗程。结果:1疗程痊愈22例,2例用药1疗程停药30d后扁平疣明显减少。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48.

【异烟肼】治疗某些皮肤疾病。有作者用异烟肼0.1g,3次/d,连用2周,治疗扁平疣40例。结果:治愈20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7例。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41.

【甲酚电溶液】治疗扁平疣。据报道,用甲酚电溶液(含50%的甲酚)和硫代硫酸钠治疗扁平疣54例,治愈49例,无效5例,有效率90.7%。方法:用棉签蘸甲酚电溶液涂擦扁平疣,2次/d,配合10%的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2次/d,7~14d为1疗程,间隔1周进行第2个疗程。涂擦范围严格控制在扁平疣上面;扁平疣5个以内者,只用甲酚电溶液,不必配合硫代硫酸钠。

摘自:金涛.新医学,1986,17(6):336.

【柴胡注射液】治疗扁平疣。有作者用柴胡注射液湿敷,治疗手、颈、头面部数年之久的扁平疣20例,效果非常显著。方法:取柴胡注射液1支,医用脱脂棉薄片湿敷于扁平疣表面,每日2~3次,每次20~30min,每日用药1支,连续用药7~9d。结果:20例中,经用药7~9d扁平疣全部消失。扁平疣是病毒性皮肤病的一种。祖国医学谓“枯筋箭”“疣子”,为肝失血养,筋气外发所致。

摘自:叶春生.临床荟萃,1991,6(4):192.

【苦瓜】治疗扁平疣。有作者用生苦瓜治疗扁平疣5例,15d左右痊愈。方法:以生苦瓜剖开去子,放入酸菜水中浸泡1周后取出切碎,在油锅中爆炒1min后食用,每次60g,3次/d。

摘自:李湘云.中医杂志,1986,27(1):18.

【鸦胆子】治疗扁平疣。有作者用鸦胆子乙醇浸泡液治疗扁平疣患者,效果满意。取鸦胆子3~5g,捣烂,倒入10mL左右的干净小瓶,加入等体积75%的乙醇,成浸泡液。第2d乙醇变黄,振摇几下即可应用。用时以棉签蘸该液外擦扁平疣,每日2~3次,开始几日局部发热发痒,1周左右局部结痂并逐渐脱落,不留瘢痕。

摘自:林国明.浙江中医学报,1986,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