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毒蛇咬伤

三十二、毒蛇咬伤

被毒蛇咬伤后,由于毒腺中所分泌的蛇毒(主要由蛋白质、系列多肽和多种酶组成)对人体所产生的一系列损害症状。蛇毒可分为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前者对中枢、周围神经、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等产生损害作用,可引起惊厥、瘫痪和呼吸麻痹;后者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心律失常、循环衰竭、溶血和出血。

【胰蛋白酶】据报道,有作者用胰蛋白酶治疗各种毒蛇咬伤800余例,全部治愈,无后遗症。方法:以注射用结晶胰蛋白酶2000~6000U,用0.25%~1%的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4~20mL稀释(剂量依部位及受伤严重程度而定),以伤口为中心,在基底部及其周围做环状浸润注射,并同时在肢体肿胀部位上方(近心端)做环行封闭,一般1~2次即可,必要时可依病情多次使用。肿胀显著者,可于注射胰蛋白酶30min后,在肿胀部位进行穿刺排毒或清创排毒减压(严重出血患者例外)。重危患者,除重复使用胰蛋白酶外,可联合使用利尿剂(呋塞米每日1次或2次,肌肉注射,每次20mg)、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400mg或地塞米松15~20mg加入10%的葡萄糖或5%的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抗生素,必要时并用其他蛇药及对症处理。

摘自:孙逸细.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4,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