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心肌梗死
2025年08月10日
十二、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镁离子对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心肌缺血缺氧会导致心肌细胞内镁离子含量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镁可迅速降低,使钠-钾ATP酶活性受抑制,导致细胞内失钾而易发生心律失常。此时大剂量补充镁盐可纠正低血镁,维持细胞内钾浓度,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据报道,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1例,取得显著的疗效。方法:25%的硫酸镁40mL加入10%的葡萄糖500mL内静脉点滴,于3h内滴完,1次/d,10次为1疗程。
摘自:曹双全.临床荟萃.1986,1(2):44.
【磺吡酮】预防心肌梗死后猝死。有作者用磺吡酮对心肌梗死后25~35d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可使猝死率降低。
摘自:Western.J mtcl.1988,14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