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咯血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肺部后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
【地塞米松】治疗顽固性咯血。有作者用地塞米松治疗顽固性咯血33例,获得满意疗效。方法:地塞米松组停用所有止血剂,病因治疗药继续使用,并视情况更换品种或增减剂量,用地塞米松10~20mg/d(有的日量达40mg),溶于10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一般6~8h滴完。紧急时可用10mg静脉注射,再用静脉滴注2~3d,以后视情况停药,或改用口服维持,以巩固疗效。用药7d不能止血者,停用地塞米松,改用其他方法止血。
摘自:周永斌.湖北医学导报,1990,9(3):36.
【缩宫素】治疗咯血。据报道,有作者用缩宫素治疗咯血患者78例,效果显著。方法:缩宫素注射液5~10U加入25%的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慢注射,10~20min后,大部分患者咯血明显减少,再用缩宫素注射液10~15U加入5%的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剂量40~50U。结果:78例中,显效28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89.7%,止血时间最短8h,最长7d,平均3.78d,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27例均系女性患者,在用药中,未见有妇科方面的副作用。缩宫素系垂体后叶素的成分之一,但不含加压素,故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咯血者较为安全。孕妇禁用缩宫素。
摘自:李利耕.实用内科杂志,1987,7(3):148.
【氯丙嗪】有作者以盐酸氯丙嗪10mg肌肉注射,每4~6h给药1次(必要时盐酸氯丙嗪可增至15mg/次)治疗大咯血2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0%。
摘自:叶荃俊.实用内科杂志,1989,9:313.
【酚妥拉明】据报道,用酚妥拉明治疗70例大咯血患者,总有效率为84.3%。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9.
【山莨菪碱】治疗咯血和支气管哮喘。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患者,并常伴支气管哮喘。临床上常用凝血、止血、平喘药等对症处理。有报道用654-2治疗咯血疗效较好。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当咯血时,使用654-2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10mg/次,大部分可立即止血。有些反复咯血病例,多次给予垂体后叶素及其他止血剂无效,而改用654-2后有效,且有止喘作用。其机制可能是654-2阻断迷走神经节后末梢所释放的乙酰胆碱的作用,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使四肢血管扩张,瘀滞于肺的血液转流至四肢及其他部位,而起“内放血”作用,使肺血管压力下降而止血;同时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气道阻力,使肺泡通气得到善,而达到止喘作用。
摘自:林章树.福建医药杂志,1984,6(4):20.
【东莨菪碱】据报道,本品治疗大咯血20例,其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的对照组。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0.3mg于50%的葡萄糖液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隔半小时重复1次,或用东莨菪碱0.6mg加5%的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维持治疗,视病情可连用1~3d。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
【鱼腥草】有作者用鱼腥草治疗咯血患者15例,效果显著。方法:鱼腥草注射液,每次4mL,2次/d,同时以鱼腥草60g,水煎,分2次服,又以大黄粉5~20g/d,2次口服,血止后再服3d。结果:止血最快者1d,最慢者2~5d收效。
摘自:韦瑞焕.福建中医药,1986,17(2):44.
【阿托品】据报道,用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咯血677例,结果624例获得显效(均注射1~2次咯血停止),有效率达74.1%。方法:阿托品1~2mg皮下注射,一般3~5min即可获效。还有作者按上法治疗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所致的咯血共20例,均获显著效果。其止血机制可能与能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动脉压及肺血流量有关。
摘自:辛平.广西医学,1984,6(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