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山莨菪碱】本病起病急,发展快,急性微循环障碍是主要病理生理过程。使用654-2后,病死率明显下降。国内有作者报道治疗150例,病死率仅为8.7%,而国外近年报道仍在50%以上。方法:轻度按体重给予1~2mg/kg,重度按体重给予2~3mg/kg,每15min给药1次,至面色潮红,呼吸好转后延长用药的时间。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8.
【肝素】暴发性流脑主要死因为顽固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脑疝,早期使用肝素可以减少病死率。暴发性流脑休克常同时发生DIC和纤溶亢进,故在用肝素的同时,需做抗纤溶治疗。
摘自:赵汝钦.实用内科杂志,198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