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尿崩症
2025年08月10日
八、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是因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下丘脑垂体性尿崩症(又称中枢性尿崩症),以及因肾远曲小管、肾集合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所致的肾性尿崩症。凡病变累及分泌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元(下丘脑的室旁核及视上核)、输送抗利尿激素的神经束(垂体柄)、储存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垂体时,均可引起下丘脑—垂体性尿崩症。
【威灵仙】威灵仙对实验动物有明显抗利尿作用,50%煎剂0.2mL相当于垂体后叶素0.1U的抗利尿效果,且作用时间比垂体后叶素长。据报道,用威灵仙30g,川石斛、花粉、补骨脂各12g,知母、淡竹叶、金樱子各9g,生甘草4.5g,缩泉丸6g,随症加减。治尿崩症1例,获得显效。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429.
【氢氯噻嗪】氢氯噻嗪为噻嗪类利尿剂,对尿崩症有一定疗效。该药抗利尿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方式不同,对肾原性尿崩症也有一些作用。可能机制是连续利尿后体内Na+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减低,导致近曲小管对肾小球代偿性吸收增加,于是进入远端小管的Na+和自由水减少,尿液随之减少。最近有作者提出该药治疗尿崩症的作用与血管紧张素的分泌亢进有关。因为给尿崩症患者注射血管紧张素,可使尿量减少。而氢氯噻嗪及其他噻嗪类药物能促进血管紧张素的分泌。方法:口服,每次25mg,3次/d,或50mg,2次/d,需同时服用氯化钾,每次1g,3次/d,以减少其排钾的不利反应。
摘自:徐淑云.临床用药指南.第2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