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少精症

二十一、少精症

少精症是指精液中的精子数目低于正常生育能力男性的一种疾病。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男性的精子≥20×106/mL,如果低于20×106/mL就归为少精子症。

【吲哚美辛】据报道,有作者用吲哚美辛治疗少精症患者21例,效果满意。21例(年龄24~40岁)不孕时间1~8年,治疗前精子密度为(4~5.9)×106/mL。方法:吲哚美辛25mg,每日于餐后口服。每月复查精液常规1次。本组治愈率52.4%,已孕者6例(占28.5%)。有作者指出吲哚美辛是一种非类固醇抗炎药,可以增加血中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精浆cAMP,在精子的生成、发育、成熟过程中FSH、LH起着重要作用。由于FSH、LH的增高,促进睾丸生殖上皮的发育,使精子密度增加,精浆中cAMP浓度增加,改善了精子活动力,使精子活动率提高。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74.

【精氨酸】有作者用盐酸精氨酸治疗精子减少症178例,效果显著。方法:盐酸精氨酸每日4g,溶于水中吞服,疗程持续3个月。结果:178例中有111例精子数及活动力明显增加,获得生育力28例,中度增加21例,46例无效。

摘自:朱培健.新医学.1982,7:385.

【三磷腺苷】日本作者报道,口服ATP 0.3g/d治疗少精症165例。结果:有效率为41%,表现为精子数目增加及其运动改善,其中3例获得生育能力。ATP治疗少精症的机制可能与ATP供能和扩张局部血管有关。

摘自:西村隆一.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妇产科学分册.1980,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