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花斑癣

四、花斑癣

花斑癣又称汗斑,为轻微的、通常无症状的慢性皮肤角质层真菌感染。皮损有糠秕样鳞屑,色素减退或增加。皮损直接镜检见典型花斑癣菌丝即可确诊。大面积花斑癣宜口服酮康唑治疗。花斑癣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胸、背、颈和上臂等处。发病初期皮损为黄豆大小的圆形斑,呈灰白色、褐色或淡黄色,表面附着细小糠皮样鳞屑,以后皮损越来越多,有时可融合成片。去除鳞屑后留下暂时性色素减退斑。病程缓慢,多年不愈,夏重冬轻,无自觉症状或有微痒。

致病菌系一种嗜脂性酵母,称为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或正圆形糠秕孢子菌。此菌是正常皮肤的腐生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高温高湿,局部多脂多汗,卫生条件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转化为菌丝型而致病。此菌仅侵犯角质层浅层而不引起真皮的炎症反应。

【硫代硫酸钠】治疗花斑癣。据报道,用40%的硫代硫酸钠溶液、75%的酒精外擦治疗花斑癣145例,获得较好效果,对其中50例治愈者随访3年,未见复发。方法:先用75%的酒精轻搽患部(至皮肤发红为止),然后用40%的硫代硫酸钠抹于酒精擦过的地方即可,每日5~6次,2周为1疗程。此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摘自:刘明达.中级医刊,1984,1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