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老年慢性房颤
2025年08月10日
六、老年慢性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内产生每分钟达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阿托品】治疗老年性慢性房颤。据报道,用阿托品治疗老年性慢性房颤19例,有效率为84.2%。方法:对有心力衰竭者待控制后再给予阿托品治疗,室率40~70次/min,口服阿托品0.5mg,3次/d,普萘洛尔10mg,2次/d,苯妥英钠100mg,每日1~2次,10%氯化钾10mL,3次/d。若室率70次/min以上,阿托品0.3mg,3次/d,普萘洛尔10mg,每日2~3次,苯妥英钠100mg,每日2~3次。房颤恢复为窦性时,改用阿托品维持量0.3~0.5mg,每日1~2次。
摘自:赵振源.河南医药.1984,4(1):47.
【氯丙嗪】转复慢性心房纤颤。盐酸氯丙嗪可减少乙酰胆碱诱发的心房纤颤,并可使心房纤颤转为窦性心律,具有奎尼丁样效应。据报道,一例80岁高血压心脏病、心房纤颤并心力衰竭的男性患者,心力衰竭控制后口服胺碘酮0.2g,3次/d。3d后诉胸闷不适而试用盐酸氯丙嗪12.5mg口服,2次/d。用盐酸氯丙嗪第6天心电图证实已转为窦性心律,用盐酸氯丙嗪总量为0.15g。
摘自:沙振球.新医学.1986,1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