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癫痫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一般认为1岁以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1~1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我国男女患病比例为1.7∶1~1.15∶1,种族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山莨菪碱】近年发现癫痫发作与中枢神经某些介质如乙酰胆碱、茶胺类有关。654-2是乙酰胆碱拮抗剂,能改善脑组织局部缺氧、缺血状态,在抑制大脑皮质的同时兴奋呼吸循环中枢,这种现象是其他抗癫痫药所不具备的。虽然其治疗效果与其他抗癫痫药相似,但由于其毒性低,安全剂量范围广,对肝、肾无损害,不抑制骨髓,且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颇受欢迎。方法:654-2按体重每次1~2mg/kg,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口服,1~3次/d。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8.
【卡马西平】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大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发作、混合型发作。方法:卡马西平100mg,开始2次/d,以后3次/d,进餐时服,疗程最短者1周见效,最长者2~3个月。卡马西平抗癫痫机制与苯妥英钠一样,可能在中枢的多种水平上发挥作用,虽不抑制病灶部位的放电,但可阻止向周围脑细胞的扩散,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
摘自:施陈明.临床荟萃,1989,4(7):321.
【别嘌呤醇】有作者用别嘌呤醇治疗某些癫痫性高尿酸血症的儿童时,发现癫痫的发作频率减少,甚至消失。Bemarco选择了各种类型的癫痫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18.4岁,均无高尿酸血症。在原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每日300mg(儿童体重小于10kg者每日150mg),午饭后服用。结果:约2/3患者在治疗20~35d后,癫痫发作频率进行性减少。随访1年,25%的患者发作完全消失,半数患者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仅25%的患者无改善。该药对控制强直阵挛性全身发作的癫痫特别有效(15例中,14例发作消失)。治疗期间AEDs血浆浓度无明显变化,血尿酸约减少50%;约有70%患者出现副作用而中止治疗,停药后迅速消退。作者认为别嘌醇可作为重症癫痫患者的辅助用药物。
摘自:Demavco P.Neurology,1986,36(11):1538.
【维生素E】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等)可同时促进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使过氧化脂质(LPO)增加,长期口服往往引起肝损害和维生素E相对缺乏症。有作者对67例1~16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儿童的血清维生素E值和LPO值动态测定发现,抗癫痫药治疗组血清LPO值比25例正常对照组升高,血清维生素E值显著降低。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97.
【左旋咪唑】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癫痫、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存在免疫调节异常,用左旋咪唑治疗,可提高疗效,加速疾病的康复。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68.
【地龙】据报道,用50%的地龙注射液2mL(少数病例用5mL)做肌肉注射,1次/d,每周6次。连续治疗次数最多达120次,最少30次,一般在注射3~5次后就能控制其发作。经治疗21例,18例完全控制发作,3例发作减轻、间歇期延长。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455.
【甘松】据报道,用甘松为主治疗癫痫41例,疗效满意。方法:甘松、凌霄花、白附子、石菖蒲各10g,代赭石30g,藜芦3g。结果:治愈17例(发作完全控制,停止发作9个月以上),有效11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13例。
摘自:曾广盛.浙江中医杂志,1981,16(11):521.
【山莨菪碱】因本品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改善组织缺氧和能量代谢等作用,故对控制抽搐有一定效果。方法:东莨菪碱0.6mg加10%的葡萄糖溶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连用3d,第4d开始改为口服,每次10mg,3次/d。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