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慢性支气管炎

五、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早期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其病理学特点为支气管腺体增生和黏膜分泌增多。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严重者常发生肺动脉高压,甚至肺源性心脏病。

【苯妥英钠】有作者报道对40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包括少数哮喘病例),43例慢性咳嗽和30例多痰者(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为主,排除合并感染),以苯妥英钠0.1g,3次/d,连用10d,观察其平喘、镇咳作用。结果:经苯妥英钠治疗后肺功能多项指标均值较前明显增加,肺功能改善率72.5%,总有效率89.5%。

摘自:袁盛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增刊),1985,(1):61.

【甲硝唑】有作者报道对4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用甲硝唑治疗,在用常规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0.5%的甲硝唑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5d,总有效率达92.5%。

摘自:孙广辉.医师进修杂志,1989,12(4):20.

【当归注射液】用当归注射液治疗慢性气管炎93例,效果明显。方法:取5%的当归注射液注入膻中、肺俞、定喘、孔最等穴,每次每穴0.5~1mL,针刺入(深约1.5cm)后,用摇动针管及轻度提插的手法,使针下产生酸胀感觉,然后缓慢注入药液。结果:治愈5例,显效26例,有效5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9.3%。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338.

【氨甲环酸】有作者用氨甲环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5例,剂量为0.5g,3次/d,口服,并停用其他药物。2周后,患者咳嗽吐痰等症状减轻。支气管镜检查,黏膜充血水肿等异常现象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减轻。在炎症过程中,感染、细胞损伤及抗原抗体反应都可促纤溶酶原活化,生成纤溶酶,产生激肽、组胺等介质,促发炎症与过敏反应。氨甲环酸是抑纤溶酶剂,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减少纤溶酶的形成,故能抑制炎症过程。

摘自:北村谕.诊断上治疗,1981,69(6):1055.

【独活】有作者用独活加红糖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得较好效果。方法:独活15g、红糖25g,加水煎成100mL,分3~4次服,疗程1周。结果:治疗慢性气管炎422例,显效29例,有效282例。有效病例均显示一定的镇咳、平喘作用。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436.

【白鲜皮】据报道,用白鲜皮治疗慢性气管炎7例,效果显著。方法:白鲜皮(干品)10~15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7剂后停服1d。疗程根据病情而定。结果:治愈6例,有效1例。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403.

【苦参、桔梗】据报道,用苦参、桔梗治疗慢性气管炎498例,治愈2例,显效112例,有效296例,无效88例。方法:苦参、桔梗按7∶3比例,共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每次3g,3次/d,10d为1疗程。根据病情,需间隔5d再服第2疗程。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404.

【灵芝】灵芝液即薄树芝(灵芝之种)的发酵液,2次/d,每次25~50mL,疗程1~3个月,治疗288例,近期控制26例,显效79例,有效95例,有效率为88.2%。20%的灵芝酊,3次/d,每次10mL(每日量相当于生药6g),疗程1个月,治疗121例,近期控制9例,显效32例,有效46例,有效率为71.9%。灵芝片,3次/d,每次1片(含量相当于生药0.5g),同时应用每日量相当于紫花地丁50g、侧柏叶50g、葶苈子9g制成的复方片剂,疗程1个月,治疗138例,近期控制5例,显效34例,有效71例,有效率为79.7%。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449.

【地龙】地龙止喘有效成分为琥珀酸,有宽胸化痰平喘作用。穴位注射复方地龙注射液(地龙、白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疗程10d,近期控制30例,明显好转29例。另有作者用50%的地龙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治疗,每日注射1次,在双侧肺俞穴交替注射,10d为1疗程,共治93例,结果:单纯型有效率58.9%,喘息型有效率38.9%,其中显效者单纯型2例、喘息型4例。或用蚯蚓焙干粉与猪胆汁煎煮浓缩烤干研末,两者按6∶4比例混合装胶囊,或蜜制成丸,每次5分,每日服3次,治疗慢性气管炎365例。结果:单纯型有效率74.4%,喘息型有效率67.5%,其中显效者单纯型22例、喘息型31例。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457.

【虎杖】虎杖有祛痰、止咳、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法:取阴阳莲、十大功劳叶、枇杷叶各50g,为1d量,制成糖浆、煎剂或片剂,分3次服,10d为1疗程,间隔3~5d可给下一个疗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为96.4%。服药后数天咳嗽咳痰即减轻或得到控制,继而干湿啰音开始消失,肺活量上升,肺部炎性改变明显消退。还有作者用虎杖15g、胡颓子叶25g、鱼腥草(鲜)50g(1d量),制成煎剂,加糖精矫味,分2~3次服,10d为1疗程,服后显示止咳祛痰效果,也有一定平喘消炎作用。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