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急性胃肠炎
2025年08月10日
十二、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
【氯丙嗪】有作者报道盐酸氯丙嗪具有抗分泌作用,可缩短腹泻时间,减少呕吐次数,从而减少补液。另外,盐酸氯丙嗪对大肠杆菌M-17、金黄色葡萄球菌209、炭疽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并有效地进行着自身灭菌作用。目前已用于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及霍乱等症的治疗,一般按体重给予0.5~1mg/kg,肌肉注射,4~6h给药1次。
摘自:杨健.全国几种四药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89:214.
【吲哚美辛】吲哚美辛可抑制前列腺素E2的活性,从而可增加小肠黏膜的吸收功能。因此,吲哚美辛可用于治疗以吸收障碍为主的感染性腹泻(如病毒性腹泻)。有人对沙门菌性肠炎进行临床观察,用吲哚美辛治疗188例,3次/d,每次50mg(12h共服150mg)并给予适量补液。结果:用药后24h病情缓解,红细胞比容和心率转为正常。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吲哚美辛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所致。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