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胆绞痛

三十九、胆绞痛

胆绞痛是指胆囊或胆管内结石移动,造成胆囊管或胆总管的暂时性梗阻而引起的绞痛,表现为上腹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放射到肩背或胸部,伴恶心呕吐,如果同时并发胆道感染,可随之发生寒战、发热、黄疸。

【吲哚美辛】慢性胆囊炎患者黏膜中前列腺素的含量较高,并能引起胆囊平滑肌的收缩和增加胆囊黏膜分泌物,这些作用均可增加胆囊内压力而引起胆绞痛。吲哚美辛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缓解胆绞痛。据报道,用吲哚美辛5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15例胆绞痛患者,结果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2例。另据报道,用吲哚美辛50mg静脉注射,治疗20例胆囊疾患患者的24次胆绞痛发作,结果在30min内有21次完全缓解,其他3次中度缓解。

摘自:罗裕绰.新医学,1981,12(12):633.

【维拉帕米】维拉帕米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松弛胆道平滑肌,解除痉挛,致使胆绞痛缓解或消失。有作者用维拉帕米治疗急性胆绞痛56例,有效率为92.2%。方法:维拉帕米5~1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如静脉注射后未见明显效果,可每隔30min再使用1次,每日用量不超过30mg,合并胆道感染者应同时使用抗生素。

摘自:陆决心.江苏医药,1990,16(2):104.

【氨茶碱】有作者报道按体重给予氨茶碱3mg/kg,可明显抑制吗啡引起的胆道痉挛,以25%氨茶碱1mL加葡萄糖10~20mL静脉注射治疗5例剧烈胆绞痛者,均于推药完毕后迅速止痛,安静入睡。此法宜与有效的病因治疗合用,以免发生意外。

摘自:冷广仁.辽宁中级医刊.1981,6:41.

【维生素C】有作者报道,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胆道蛔虫性绞痛,疗效显著、作用快、副作用少。方法:用50%葡萄糖加维生素C 2.5g静脉注射。对孕妇、人工流产妇女、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慎用此疗法。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89.

【过氧化氢】蛔虫的新陈代谢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过氧化氢溶液接触组织后释放出氧气,造成局部高氧状态,改变蛔虫的生活环境,使其麻痹,而且过氧化氢溶液呈弱酸性,可松弛奥狄括约肌,有利于胆道排出蛔虫及虫体退出胆道。口服3%过氧化氢溶液,1次/d,每次50mL,连服2d,可治疗胆道蛔虫病。副作用有呕吐、腹胀,均较轻微,不需处理。用0.5%~1%溶液作低压灌肠,按年龄给予30~60mL/岁,对蛔虫性肠梗阻有良好的效果。另有作者用过氧化氢溶液治疗胆道出血11例。方法:患者空腹,经置T形管或胆囊内蕈形管,缓缓注入3%过氧化氢液3~5mL,夹住引流管4~8min,然后滴入生理盐水100~200mL,低压冲洗,1次/d,3~5d为1疗程。结果:11例中,治愈8例,好转2例,副作用有恶心、呕吐,数分钟后即可缓解。其止血机制可能与过氧化氢产生气体,使胆道内压力一时性增高,压迫胆管黏膜上出血的毛细血管有关。

摘自: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92.

唐宜相.湖南医学,1987:4(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