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深厚 人才出焉
五营镇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文化教育较为发达,人才辈出。历史上出生于秦安县东(略阳川)的历史名人有苻坚、李特、李雄、吕婆楼、吕光、杨腾、杨茂搜、权德舆、边周、王元达、王元寿等。
当代省军级领导干部有甘肃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杨耀春,地厅级干部有甘肃省建投董事长、甘肃省参事王欢祥,天水市政协原副主席宋博华等,在教育界、学术界和文化艺术届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有兰州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小刚,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具奎,解放军九四〇医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杨旭凯等。20世纪80年代任庄浪县县长的王月贵,清水县原县长薄海明,现任崆峒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小林,秦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喜春,兰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邵华等都是从五营这块热土上走出来的。
五营镇人自古热爱文化、重视教育,以耕读为上,以孝悌传家。喜欢诗文书画是五营人最为普遍的民风,五营人们家家都喜爱挂中堂,人人都崇尚文化,追求“向上向善”,信奉“耕读传家”。民国时有陇上名伶赵二,名医赵芳,解放前考取秀才就有邵维翰等二十多人,解放后老三届大学生有杨高荣、杨发源、冯积源等十几人,其中冯积源成为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著名教授。恢复高考后第一次全国统考,五营镇人高崇岳和高德厚俩人考取了甘肃农业大学(1977年全国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全国录取率4.7%)。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2020年,五营镇(含五营籍)的儿女考取大学的有3000多名,其中被985和211全国著名高校录取的学生达300多名,1985年从杨山村考出去的大学生王瑛的女儿杨乃祺,2013年以全省第23名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从蔡任村考出去的大学生宋德田的女儿宋一苇,2018年以全省第25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从蔡河村考出去的杨建新的儿子杨阳,2010年考取南京大学,2014年考取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目前为止,获取博士学位的五营籍高级专业技术人士有10余人,硕士学位的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