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略阳城之战

二、略阳城之战

东汉光武帝刘秀略阳城之战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全力削平关东群雄,称帝洛阳后,为实现其统一大业,对踞守在关西的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展开了进攻。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随时都有危及关中,摇撼中原的可能。特别是割据陇右以略阳为要冲而扼守陇道的隗嚣,是刘秀南征蜀汉、北定河西的最大障碍,因此刘秀把平定关西的矛头首先指向了隗嚣。隗嚣,成纪人,初在王莽新朝任御史大夫,后脱离新朝返回成纪。新莽地皇四年(23年),隗嚣和叔父隗崔、隗义等,集结陇右豪族大姓,在成纪起兵,以响应更始帝刘玄。接着攻下了天水郡,建立了割据政权。

更始二年(24年),刘玄由洛阳迁都长安。为了统一陇右,遣使召隗嚣到长安。刘玄感其忠贞,封隗嚣为御史大夫。后来,隗嚣建议刘玄归政于刘秀,刘玄不从。隗嚣便与刘玄将领张印、申屠建等合谋,欲劫持刘玄东归。由于谋事泄密,刘玄决心要诛杀隗嚣,使执金吾邓晔率兵包围了隗嚣住宅。隗嚣重兵闭门拒守。至夜间,隗嚣与王遵、周宗等数十骑突围,逃归天水。隗嚣据天水后,打出了“复兴汉业”的旗号,招兵聚众,自称西州上将军。长安的士大夫纷纷西奔,投奔隗嚣。隗嚣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之交。隗嚣兴兵十万,接连攻占了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郡。“由此名振西州,闻于山东。”

建武二年(26年)正月,隗嚣率兵在高平(今宁夏固原)击败叛将冯愔。光武帝刘秀任命隗嚣为西州大将军,专制凉州、朔方事。为了对抗赤眉(农民起义军),隗嚣派将军杨广,率军在陇坂(陇山,俗称关山)大破赤眉军,迫使赤眉军折而向东。建武三年(27年),隗嚣有功于东汉王朝,便亲赴洛阳,朝见光武帝,光武帝以对等的礼节接待了他。建武四年(28年),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为了占领关中,便派将军李育、程乌率兵数万,与占据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的吕鲔数万人联合。这时,隗嚣又派兵配合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在陈仓大破李育、吕鲔联军。光武帝更加看重隗嚣,这时的隗嚣与以前的隗嚣不同了,他矜己饰智,自比西伯,与诸将议欲称王,已有不愿居一人之下的意图。因而对刘秀“令其入朝,许以重爵”及使其“讨蜀”的刺命均以谦辞婉转拒绝。

建武五年(29年),隗嚣见占据河西的窦融归服东汉,被任命为凉州牧,加之盘踞在豫东的刘永和渔阳的彭庞又先后被光武帝消灭,这对他震动很大。因此,当光武帝再次派遣与他相好的来歙去冀县(隗嚣都城。今甘谷县东南)劝他送子到洛阳为人质时,他便满口答应,派长子隗恂随来歙到洛阳,以掩盖其欲与光武帝、公孙述三分天下的蓄谋。

建武六年(30年)春,刘秀诏命隗嚣从天水出兵攻蜀。隗嚣借口白水(今白龙江)险阻,栈道断绝,拒不出兵。光武帝知其不为所用,于是,发兵讨伐隗嚣。

建武八年(32年)二月,突击行动奇袭隗嚣据守的略阳道故城(位于今五营乡蔡河村西侧)。他派遣中郎将来歙,率精兵二千余人,秘密从番须、回中伐木开道,斩隗嚣守将金梁于野战坡,袭得略阳城。“当来歙袭破略阳时嚣大惊曰:何其神也!乃即使其大将王元守陇坻:行巡守番须口,牛邯军瓦亭(今宁夏固原市南),王孟塞鸡斗道(今甘肃平凉市西),以加强陇山诸要隘之守备。而隗嚣则亲自悉帅大军数万围攻略阳城。公孙述亦遣大将李育、田弇等率兵助嚣。”

刘秀获悉袭得略阳城,十分喜悦。曰:“略阳,嚣所依阻,心腹已坏,则制其支体易也。”同时认为,隗嚣失其要城,势必率兵来反攻,当他旷日久围,攻城不下,我们可率大军乘危而进。隗嚣果真如此,对已失去的略阳城决不甘休。亲率兵数万,拼命围攻略阳城。来歙和将士拆屋断木为兵器,固死坚守。隗嚣兵自春至秋,数月攻城不克,“斩山筑堤,激水灌城”,双方争夺得十分激烈。同年闰四月,刘秀统率耿弇等将军,兵约八九万,亲征隗嚣,军至高平第一城(今宁夏固原)。窦融率领五郡太守及羌人、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辆,与刘委会师于高平第一城,遂分数道上陇,对隗嚣实行战略包围。首先以书诏降了牛邯,使隗嚣失去了防守陇山的大军,陇山要隘洞开,援军乘机疾趋略阳,势不可挡。隗嚣将士久已疲惫,料不能敌。于是,隗嚣的十三名大将,天水郡所属的16个县,众兵十余万皆降。隗嚣仅带妻儿奔逃西城(今天水市西南),从大将军杨广。王元入蜀求救。李育田弇退保上邽。

略阳围解,刘秀劳赐来歙,并赐来歙妻绢千匹。封窦融为安丰侯,封窦友(窦融弟)为显亲侯。劳赐已毕,光武帝复下书劝逃至西城的隗嚣投降,隗嚣拒不投降。刘秀下令斩首隗嚣子隗恂(建武五年随来歙入质),并派吴汉、岑彭围剿西城,自己亲率耿拿、盖延围上邦。此时,因颍川盗贼群起,河东守军亦叛,刘秀震惊,急于8月自上邦辰夜东驰。窦融亦退兵。11月,王元突然率领公孙述的救兵到,汉军措手不及,只好退兵长安。汉军实想“得陇望蜀”,结果“功亏一篑”,大出光武帝所料。于是,安定、北地、天水、陇西四郡复为隗嚣所据。

汉夏侯渊韩遂略阳之战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司隶校尉钟繇讨伐汉中张鲁。关中诸将韩遂、马超等四部,疑为袭己,于是,韩遂、马超等联结凉州吏豪,聚众十万,屯据潼关,共抗曹兵。同年9月,曹兵大破联军,韩遂、马超等部败奔凉州,韩遂据显亲。

显亲位于略阳川西的莲花镇一地带。建安十九年(214年)春,夏侯渊派遣张郃于渭水上大破马超后,进而袭击据守显亲的韩遂,韩遂得知夏侯渊、张郃率领大军来袭,不战就走。夏侯渊收获了韩遂的积蓄粮草后,率军一直追到了略阳,在距离韩遂军只有十多公里时,众将中有的主张继续追击韩遂军,有的主张攻打兴国城。兴国城与略阳城接近,为后汉初平中略阳氐人所筑。夏侯渊认为韩遂兵精,兴国城较为坚固,攻打是不容易,不如攻打长离的烧当羌。因为韩遂军中有许多兵是长离羌人,韩遂听到攻打长离羌,他必然会率军来救。大家认为这个谋略很好,于是夏侯渊留督将守辎重,亲自带领轻兵、步骑进至长离,向长离的烧当羌发起进攻,斩获甚众。韩遂果然率军来救,两军对阵。诸将见韩遂兵多将猛,一时难以取胜,打算安营扎寨,与其决战。夏侯渊说:“我军转战千里,今复作营堑,则士众罢敝,不可复用。贼虽众,易与耳。”于是,夏侯渊指挥将士们一鼓作气,大破韩遂军于长离。显亲失守,韩遂军败奔金城,陇右北部之地尽为曹军所占据。

三秦争战据略阳

西晋的腐败统治酿成的“八王之乱”,严重地破坏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北方地区纷纷扰扰,略无宁日。一些汉族官僚与少数民族酋帅“或推奉正朝,或假名窃号”,此起彼伏地建立过一个又一个割据政权。略阳川一带先后为“两赵三秦”(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所占据。

东晋穆帝升平三年(359年)二月,据守略阳的前秦平羌护军高离背叛前秦,秦王苻坚派遣秦州刺史啖铁等率兵讨伐进击略阳,平息了高离。

东晋废帝太和元年(366年)十月,羌敛岐背叛前秦,自称益州刺史,率部落四千余家西依张天锡叛将李伫。第二年秦王苻坚派遣辅国将军王猛、杨武将军姚苌、陇西人守姜衡、南安太守邵羌率兵联合进击略阳,讨伐叛将敛岐,联军大破略阳,部落投降,敛岐败奔白马(今成县西)。王猛派遣邵羌追杀敛岐,邵羌擒敛岐于白马,解送长安。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八月,后秦姚硕德占据陇上,自称大将军以响应后秦主姚兴。以兄孙姚详为安远将军,据守陇城一带。姚兴与姚硕德会合攻前秦的秦州刺史王统。天水屠各、略阳羌胡均响应。前秦略阳太守王皮投降。九月王统以秦州投降了后秦。

太元十七年(392年)十二月,休官(少数民族)权干成据显亲,自称秦州牧。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十一月,强熙(姚兴叛将)及略阳豪族权干成率兵围攻上邦,被姚硕德大破。强熙逃奔仇池(今西和县南)。姚硕德西击驻略阳的权干成,权干成投降。

安帝义熙六年(410年)二月,夏主赫连勃勃举兵寇陇右。首破白崖堡(今清水县东),再趋兵东攻白沙镇(今清水县秦亭),西攻白石堡(清水县白驼镇),进击略阳川。后秦略阳太守姚寿都惊恐万状,弃略阳城逃奔秦州。赫连勃勃占据略阳,迁略阳民一万六千余户于大城(即都城,今陕西横山西北)。同年七月,西秦王乞伏乾归又攻克略阳、南安、陇西诸郡,迁民二万五千余户于苑川(今榆中北,西秦国都)。后秦主姚兴已无力西讨,便遣使任命乞伏乾归为征西大将军、大单于、河南王,乞伏乾归为图河右权宜,接受了此封,称藩于后秦。

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八月,乞伏乾归返叛,率兵攻克了后秦的略阳、伯阳(今清水县西南)、水洛(今庄浪县东南)等郡县后,迁居民三万余户至袍罕(今临夏市),又复都于苑川。至此,西秦版图已“西至袍罕,东极陇坻,北达赫连(夏),南界吐谷浑”,境内各族居民达数十万。

北魏西魏发生在略阳川的州县军民起义

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年(436年)七月,魏主拓跋焘派遣乐平王拓跋丕讨伐杨难当。7月拓跋丕率兵进至略阳。镇守上邦的杨难当惧怕魏军,闻讯后当即退出上邦,复还仇池,拓跋丕抚慰百姓,秋毫无犯,秦、陇战火息平。

北魏中期,吏治腐败,地方官吏的残暴贪婪,更加重了秦陇人民的反抗。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三月,上邦有万余户秦益杂民在金城边同和天水梁会的领导下,在上邦东城起兵反抗北魏。略阳、显亲等地的氐、羌及休官、屠各(两种少数民族)数万人民积极响应。太武帝急忙派兵镇压,斩起义首领边同。继之而起的又是略阳民王元达聚众起义,很快惨遭魏军镇压。

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秦州刺史于洛侯,酷虐残忍,激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抗。“百姓王陇客杀人,依律罪死而已,洛侯生拔陇客舌,刺其本,并刺胸腹二十余疮。陇客不堪苦痛,随刀颤动。乃立四柱磔其手足,命将绝,始斩其首,肢解四体,分悬道路。见之者无不伤楚,阖州惊震,人怀怨恨。”同年一月,略阳民王元寿自称冲天王,聚众五千余人起义,反抗于洛候的暴行。二月,起义军被干洛侯击败,俘获王元寿及妻子,解送京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残酷的镇压更加激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抗,像王元寿这样的聚众起义,从西到东,从南到北,起义烽火烧遍了陇右。北魏朝廷为了维护其统治,于太和七年(483年)十二月,孝文帝逼迫下令将秦州刺史于洛侯处死,以安州县居民。

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六月,秦州民因不堪忍受刺史李彦的残酷统治,在六镇起义的影响下,杀掉了李彦,举行暴动。暴动民众推举原秦州城兵、羌人莫折大提为首领,加秦王号,建立反魏武装。在起义过程中,莫折大提病故,部下推举其子莫折念生为领袖,称天子,改元天建,并置官设署,创立了政权。在莫折念生的带领下,起义军连连告捷,势力一时席卷秦、陇。莫折念生派其兄莫折天生领兵东至陇山,与都督雍州刺史元志率领的关中军大战于陇口一带,元志兵败,退守岐州。八月莫折天生攻下了汧城,进占岐州(今陕西凤翔南),俘杀元志和岐州刺史裴芬。

正光六年(525年)四月,部将吕伯度背叛义军,据守显亲,被莫折念生率兵击败。吕伯度败投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赖勒族酋长胡琛(关陇的又一支起义军)。胡琛授吕伯度为都督,并以士兵资助。吕伯度领其旨意后回军进击莫折念生,一场义军相争的战争在显亲一带又展开了。

六镇起义不久,整个关陇又成为义军驰骋的疆场。孝明帝见义军势力日盛一日,急命南朝降将萧宝寅前往剿抚。孝昌二年(526年)二月,萧宝寅利用吕伯度掌握的武装,联合起来在略阳、显亲一带向莫折念生统领的起义军进行围剿。联军大败莫折念生部将杜粲率领的起义军于成纪,接着又大破义军金城王莫折善贤于水洛城。莫折念生率领众兵,亲自督战,又被联军击败。在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莫折念生率部诈降了萧宝寅。这时,陇东又一支起义队伍在万俟丑奴领导下崛起,打败了数倍于己的萧宝寅所调集的十二万步骑兵,获得空前大捷。莫折念生乘机起兵,莫折天生也重整陇上部队,向魏军发动进攻。孝昌三年(527年)九月,被北魏朝廷收买的杜粲杀害莫折念生及其家属,据秦州投降,秦州起义失败。

莫折大提发起的秦州起义历时三年半。起义军在东西数千里的战线上与北魏军周旋,屡获大捷。在今秦安县境内当时的略阳、显亲、成纪出入数战,胜败难解。北魏效换将帅,剿抚兼施,出军累年,靡费尤广,王师屡败,人情沮丧。最后虽借用叛徒之手平息了起义,但所受震动,板其巨大。

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七月,氐人王庆云率领印起义军攻占了略阳。万俟丑奴被魏都督尔朱天光部俘获处死后,起义军余部由万俟道洛率领,撤军到略阳,与王庆云的起义军相会合,保据略阳、水洛城一带。永安三年(530年)七月,尔朱天光率兵进入陇右,攻占了略阳。王庆云、万俟道洛在水洛城拒战,被尔朱天光击俘。城陷后,尔朱天光“悉坑其众,死伤众多”,“分其家口为奴婢”。尔朱天光屯驻略阳。

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二月,秦州刺史侯莫陈悦诱杀了北魏都督、武川镇将贺拔岳,造成了关陇一带六军无主。贺拔岳部下哀请夏州刺史宇文泰率兵讨伐侯莫陈悦,宇文泰接受了这一请求,同年4月,率兵攻破了水洛城。侯莫陈悦退保略阳,宇文泰派遣轻骑直趋略阳。侯莫陈悦败走上卦,又被宇文泰击败,便向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逃奔。侯莫陈悦见有追兵不舍,遂在途中缢死。宇文泰平息了秦、陇起义军后全部控制了关陇地区。同年7月,孝武帝自洛阳来到长安,12月被宇文泰毒死,另立宗室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以长安为都城,史称西魏。秦州、略阳、显亲、成纪地归西魏。宇文泰为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后自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掌握了西魏国家的军政大权。

据秦安县志办《成纪广林》公众号《秦安古代的略阳氐族》一文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略阳川一带地势开阔,丰地沃野,绿草如茵。氐人逐水草而居,在这里建起了家园,过着游牧的生活。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6年),从陇西郡析置天水郡,辖十六县、道。道与县平级,是专门治理少数民族的官府。略阳道是天水郡所辖四道之一,以管理氐族而设道,以地处略阳川而得名,治所位于今五营镇蔡河村。从此,略阳氐族史不绝书,闻名遐迩。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汧渭之间,乃西戎出入之要道。……又西逾陇坻,则为戎地。张衡所谓陇坻之险,隔阂华、戎也”。

西逾陇坻,略阳首当其冲,遂成为群雄角逐的重要军事据点。受战争环境的影响,略阳氐族习武成风,勇敢善战,驰骋疆场,割据一方,有的甚至统一了北方。

氐人隗嚣于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之际,集结陇右豪族大姓,在成纪(今秦安县北)起兵,以略阳为要冲,割据陇右,建立“汉复”政权,名振西州,闻于山东。刘秀称帝后,为了扫除南征蜀汉、北定河西的障碍,实现其统一大业,把平定关西的矛头首先指向了隗嚣。建武八年(32年),汉中郎将来歙率精兵二千余人,袭取略阳城。隗嚣大惊,率军数万围攻略阳,连月不克。刘秀亲征陇上,大兵压境,隗嚣逃奔西城(今天水市西南),余众皆降。刘秀下诏劝降隗嚣,隗嚣拒不投降。后隗嚣病死,子隗恂降汉,陇右平定。

氐帅阿贵有部落万余,于东汉初平年间在略阳川筑兴国城,自称“兴国氐王”。迄后,明代改秦安古刹兴谷寺为兴国寺,解放后改秦安街泉镇为兴国镇,皆源于汉兴国城之名。

巴氐人李特,汉末迁至略阳屯田。西晋元康六年(296年),略阳、天水一带大饥,李特随流民入蜀求食,被流民推举为首领。太安元年(302年),李特自称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大将军、大都督,改号为“建初”。次年,晋军大举进攻,李特战死。其子李雄僭称成都王,后又僭即帝位,国号“成”,史称成汉。

略阳临渭(今秦安县东南)氐人苻洪,是前秦国的奠基者。其子苻健于永和七年(351年)建立前秦。到苻坚统治时,前秦迅速崛起,出现了“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的兴盛局面,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动乱分裂的局面,基本上统一了长江以北中国的领土。太元八年(383年),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当兵去进攻东晋,在淝水伤亡惨重,前秦从此元气大伤,后被后秦所灭。

吕光是十六国时期后凉的建立者,略阳氐族人。前秦时任步兵校尉、骁骑将军,太元八年(383年),奉苻坚之命进兵西域,降服焉耆,攻破龟兹,归附者30余国。在东归途中,吕光得知前秦在淝水一役中战败,苻坚被杀,便留兵割据,攻入姑臧(今甘肃武威),斩凉州刺史梁熙,自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吕光即天王位,国号大凉,史称“后凉”。

前仇池国的开国之主杨茂搜祖上杨腾,东汉末年为略阳氐族部落大帅。元康六年(296年),杨茂搜乘齐万年领导的起义军与晋室作战之机,于同年十二月从略阳出发,率部落四千家,还保百顷,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正式宣告仇池国的成立。从此,杨氏世居仇池,开创了三百年的基业。

学者安志敏认为,“中国古代之文化,决非由某一民族或某一单纯民族之文化所构成。”(《评安特生〈中国史前之研究〉》,秦安略阳氐族也是五营镇先民秦汉时期的重要族群之一。《燕京学报》38期274页),秦安氐族虽已消逝,但在古代却大放异彩,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已溶于厚重的中华历史之中。

略阳川的历史源远流长,她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也是秦民族成长的故土。这里有新石器早期的大地湾遗址,同时这里是历代兵家激战争雄的古战场。从历史发展的背景来看,从夏朝开始,戎和夏之间就有战争。戎,也称西戎,是陇山以西各戎族的总称。戎是一个很古老的土著民族,先秦时期,散居在渭水、泾水上游的深山大谷间。据《史记》记载,天水境内就有骠戎、冀戎、邦戎、绵诸戎等戎族。到商朝中后期,秦人的先祖中潏率部分族人迁入今陕、甘两省交界处,从此戎族就不断地和秦人争战。这就是商代嬴秦先祖中潏就已经在西垂,《史记·秦本纪》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西垂”从广义上讲泛指西土,也就是西部边陲;从狭义上讲是具体地名,就是今甘肃省的天水市及周边地区,具体来说就是今天水西南的西和县、礼县和今天水市的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县、清水县及秦安县的略阳川一带。五营镇为古略阳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