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1月 以行政村和自然村为单位组建农会。

1950年

9月 废除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制。五营、景阳、鱼尾3乡隶属陇城区管辖。

1951年

3月 开始组建互助组。

1952年

8月 全县区乡调整结束,成立陇城区景阳乡党支部(杨占山任书记)、民厚乡党支部(宋兴财任书记)。五营乡有土地17719.3亩,鱼尾乡有土地14999.82亩,景阳乡有土地21084.35亩,杨山乡有土地13114.52亩。

1953年

当年 在景阳乡的蔬菜和大秋作物中试验施用化肥。

1954年

4月 成立陇城区五营、鱼尾、马川、杨山4个乡党支部,魏致祥、何继洲、马维先、邵正芳分别任支部书记。进行土地改革,五营乡总户数442户,其中贫农296户,中农118户,富农2户,小土地经营8户,地主19户,全乡总人口3281人,其中男1703人,女1578人,总土地面积8728.57亩(不包括景阳乡、鱼尾乡、杨山乡、马川乡)。

1955年

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全年修梯田138亩,培地埂6168亩,挖地坎沟1510亩,挖水渠2条。

11月 区乡调整合并。

1956年

1月 城乡工商业改造实行公私合营。

1957年

3月27日 成立陇城区景阳乡、五营乡、民厚乡3个党总支,周虎臣、马维先、王克基分别任党总支书记。雒瑞任五营乡乡长,魏致祥任五营乡党总支副书记。

7月 雷雨冰雹成灾。

1959年

3月 调整人民公社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0年

11月 开始以反“五风”为内容的整风整社运动。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参加。

1961年

1月25日 五营公社调整大队24个,麻地湾、杨湾合并为杨湾大队,向阳、兴隆合并为兴隆大队,大庄、魏山合并为魏山大队,王洼、汪河合并为王洼大队,焦沟、康汪合并为焦沟大队。蔡任、四仁合并为四合大队,陈峡、薛李合并为薛陈大队。

5月12日 公社调整,成立五营公社党委,周风财任书记,何继周任副书记兼管委会主任,杨俊明任管委会副主任。成立景阳公社党委,杨步畅任书记,刘彦春任副书记兼管委会主任,汪国玺任管委会副主任。成立民厚公社党委,马维先任书记,谢世生任副书记兼管委会主任,王芝翰任管委会副主任(陇字61第002号)。

1962年

5月12日 周风财任五营公社党委书记,何继周任管委会主任,杨根顺、张有生、李世藩、周建革、薛守福5人任公社管理委员会委员。

1964年

6月至8月 全县第二次人口普查。五营公社有26个大队,有65个生产队,总人口1654户,9171人,其中男4695人,女4476。

1965年

1月9日至12日 全县民兵工作现场会议和民兵比武大会在陇城公社举行,五营公社民兵团代表队获第一名。

3月6日 下达回销粮定量指标:民厚公社30000斤,景阳公社40000斤,五营公社35000斤。粮油定购任务:民厚公社24.6万斤,其中油料9400斤,景阳公社46.6万斤,其中油料10800斤,五营公社46.6万斤,其中油料9300斤。

4月 撤销区工委,调整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五营、景阳、民厚3个公社合并为五营公社,袁德喜任党委书记。

五营公社蔡河大队卧牛坪“乱骨堆”出土“蜀弩机”,属三国时期兵器,是街亭之战实物证据。

1967年

1月4日 下达五营公社第一季度回销粮指标20000斤(秦办字第003号)。

1月23日 县人民委员会下拨五营公社第一季度回销粮救济款400元(秦民政字第005号)。

2月20日 增拨五营公社第一季度农村回销粮食指标15000斤(秦办字第013号)。

3月27日 分配五营公社1—8月农村回销粮指标总计24万斤,4—8月人口救济款0.62万元(秦办字第017号)。

5月25日 分配五营公社农村社会救济款2.9万元,优抚款1.3万元(秦民政字第022号)。

6月6日 增拨五营公社5—8月口粮救济1.7万元(秦民政字第027号)。

6月23日 县人民委员会批复同意五营小学征用新校舍东、北、西三面土地(属五营公社邵店大队)2亩,扩建校舍(秦民政字第032号)。

6月27日 拨给五营赵王初小2000元迁移校址,五营大城民完小1000元维修教室一座(文教字第009号)。

8月9日 拨给五营张小初小500元维修教室,打围墙(文教字第010号)。

1968年

3月14日 县革委会同意五营公社成立革命委员会,由十九名委员组成,赵增建、郭建廷、赵迎祥、魏杰、杨福太、刘采贵、杨天存等七人为常委,赵增建同志任主任,郭建廷、杨福太任副主任(秦革发安第021号)。

3月22日 县革委会下拨五营公社放山迁居修房补助款2000元(秦革发字31号)。

4月21日 下达五营公社第二季度农村回销粮指标第一季度2000斤,第二季度23000斤,合计25000斤(秦革发字56号)。

6月2日 下达五营公社农村回销粮指标30000斤(秦革发字85号)。

6月12日 下拨五营公社春季自然灾害救济款480元(秦革发字93号)。

6月29日 分配五营公社夏季粮油征购任务45万斤,其中小麦43万斤,夏油收购7590斤,折合油菜籽23000斤(秦革财字1号)。

7月1日 发放五营公社优抚救济款596元(秦革群字第1号)。五营公社1968年农业税任务:正税425000斤,附加63750斤,合计488750斤(秦革财字2号)。

7月12日 增拨五营公社农村接夏回销指标15000斤(秦革财字4号)。

10月8日 下达五营公社粮食征购任务102万斤。征购超购合计121.5万斤,油料任务35000斤(秦革财字10号)。

11月30日 县革委会整党领导小组批复同意成立五营公社革委会整党小组,由赵增建、郭建廷、赵迎祥、杨培芳、魏杰五人组成。赵增建同志任组长,郭建廷任副组长(秦革发字128号)。

12月20日 五营公社1967年农业税灾减免10000斤(秦革发字132号)。

1969年

10月27日 批准成立五营公社“五七”中学革委会,由封富昌(“革命领导干部”),杨培芳(民兵代表),邵智全、赵康宁、李占春、雒燕芳、马富宝(贫下中农代表),张华、王自有(革命教师代表),高俊明、马位家(学生代表)等11人组成。封富昌任主任,邵智全、杨培芳、王自有、赵康宁任副主任(秦革发字69第136号)。。

12月9日 批准成立中国共产党秦安县五营人民公社委员会,党委由赵增建、郭建廷、王政刚、马绍康、杨培芳、阎步荣、魏杰、宋学敏、王新发、宋海清、薛德保、刘彩贵(女)13人组成。赵增建任书记,赵迎祥、郭建廷任副书记。

五营公社建立卫生院,各大队设卫生站,培训赤脚医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1970年

10月 撤销设在蔡河的“五七”干校,成立“秦安县蔡河良种试验场”。

12月 贯彻北方农业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县委“远学大寨,近学王李”的号召,动员一切力量,开展以兴修水利、水平梯田、条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

1971年

8月23日 任维翰任五营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秦发71第069号)。魏效义任五营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秦发71第100号)。

12月30日 魏效义、贺耀忠、焦世昌、魏等霞、杨如山5人为五营公社党委委员(秦发71第118号)。

当年 推荐工农兵大学生、中专生。

1972年

3月7日 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五营公社委员会,由郭建廷、贺耀忠、焦世昌、焦三世、王天顺、成满堂、马发祥、杨桂花、赵丑女9人组成,郭建廷任书记,贺耀忠任副书记(县委发1972第14号)。

1973年

1月17日 郭建鼎任五营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王遂鸿、安存忠任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发1973第1号)。

2月20日 王遂鸿、安存忠同志为五营公社党委委员(县委发1973第7号)。

公社党委会议决定,全公社保留4所中学,即秦安四中、蔡河中学(蔡河、薛李合并)、东方红中学(王洼、罗湾合并)、袁庄中学。

北渠工程委员会由魏效义、张振业、雒随玉、张富海、邵国致、杨元宵、张四喜共7人组成。基企队共抽40人。

5月19日 高银德任五营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冯中兴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发1973第32号)。冯忠兴任五营公社团委书记(秦革政1973第27号)。

9月17日 五营公社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应出席代表164人,实到147人,列席1人。

1974年

9月24日 张接兄任五营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不脱产)(县委发1974第31号)。

11月8日 张接兄为五营公社党委委员(县委发1974第47号)。

1975年

3月11日 靳效昌任五营公社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发1975第10号)。

4月8日 成立景阳变电所筹建领导小组,王庆清任组长,桑玉寰任副组长,任迎祥、高继生、魏效义为组员(秦革发1975第18号)。

6月19日 王齐民任五营公社党委委员(县委发1975第33号)。

8月9日 县办四中由五营公社领导,更名为秦安县五营中学(秦革发1975第53号)。

10月 响应县委苦战三五年,实现大寨县口号,开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运动,修建水平梯田。

10月7日 成立五营供销社蔡河分销处,资金15000元,职工从本社内部调配(秦商发1975第143号)。

11月12日 高银德任五营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安存忠任五营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委发1975第47号)。

12月31日 中共五营公社党委决定:五营中学成立党支部,由逯振太(支部副书记)、宋世永、王之杰3人组成。五营中学革委会由逯振太(副主任)、王之杰(副主任)、邵国瑞、王圈生、张同和、魏中祥、宋世永、李蕊巧、冯玉田9人组成。

1976年

6月20日 县政府征用邵店大队第五生产队耕地1.5亩,修建五营邮电所(秦革发1976第52号)。征用邵店第五生产队耕地6.5亩,修建五营粮管所(秦革发1976第53号)。

7月1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人民武装部委员会(通知):王珍瑞任五营公社武装部部长,赵茂林任副部长(秦武安第25号)。

9月9日 毛泽东逝世,18日北京举行追悼会,五营公社设灵堂悼念毛泽东,全公社干部、群众、教师、学生集中在公社和部分学校收听广播,举行追悼大会。

9月27日 李耀清任五营公社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发1976第62号)。

10月 五营公社在邵店戏场举行庆祝粉碎“四人帮”大会。

1978年

5月 全县举行农民篮球运动会,五营公社代表队获男子组第一名。

7月20日—22日 五营公社高崇岳、高德厚考取甘肃农业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9月2日 五营公社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78名,其中男225名,女53名,中共党员182名,共青团员18名。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高银德,副主席:安存忠、王珍瑞、靳效昌、马仰元,秘书长:冯中兴,主席团成员:贺耀忠、王旭东、张俊、宋华、王随仓、赵瑞清、余国玺、成致德、王海玉、任振业、杨青山、邵海润、焦秀芳、吕德庆、安茂林。

10月12日 安存忠兼任五营公社革委会主任(县委发1978第121号)。

11月17日 桑周武任五营粮管所副所长(县委发1978第151号)。

12月2日 县委批复五营公社安存忠、靳效昌、马仰元、王旭东、张俊、宋华、成致德、王随仓、赵瑞清、余国锡、王海玉、任振业、杨青山、邵海润、焦秀芳(女)15人为五营公社第八届革委会委员。安存忠任主任,靳效昌、马仰元任副主任(县委发1978第176号)。

12月20日 五营公社第八次党代会召开,出席代表152名(男123名,女29名),选举高银德任五营公社党委书记,安存忠、王珍瑞、冯中兴任副书记。

1979年

3月7日 县委批复:五营公社党委由高银德、安存忠、王珍瑞、冯中兴、靳效昌、马仰元、赵茂林、张俊、薛得保、王随仓、贺耀忠11人组成(县委发1979第42号)。

地委批复:高银德任五营公社党委书记,安存忠、王珍瑞、冯忠兴任副书记(地委干1979第23号)。赵茂林为五营公社武装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秦安县人民武装部委员会(通知)秦武79第17号)。

7月18日 雹灾。打伤人畜,农作物受灾严重。

1980年

1月 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月28日 刘耀武任五营中学校长,张忠贵任五营中学副校长,王万录任五营中学教育主任(秦宣发1980第10号)。

11月15日 刘秉第任五营公社党委书记,王珍瑞任革委会主任(县委发1980第171号);赵茂林任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发1980第172号)。

1981年

5月 冯国瑜任五营卫生所副所长,冯瑞荣任五营供销社主任(秦组发1981第12号)。

12月24日 赵海童任五营公社团委书记(团委发1981第42号)。

至12月31日 全乡总户数4827户,总人口29534人,其中男14867人,女14667人,当年出生568人,死亡150人。

1982年

赵自勉任五营公社学区主任,张同太任五营公社学区副主任(兼)(秦人事1982第67号)。

7月1日 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五营乡总户数4917户,其中非农业户18户。总人口29916人,其中男15008人,女14908人。非农人口290人,其中男283人,女7人。

1983年

6月2日 县政府通知,五营公社王沟大队更名为王店大队,中庄大队更名为腰庄大队(秦政发1983第70号)。

12月6日 根据省委(1983)62号文件精神,县委决定,各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成立五营乡党委、五营乡人民政府(县委发1983第125号)。王珍瑞任五营乡党委书记,杨元善任副书记,李启祥任乡政府乡长,张彦学、赵海童任副乡长(县委发1983第126号)。

12月14日 张志科任五营乡人民武装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秦安县人民武装部(命令)1983第39号)。

1984年

8月 大地湾遗址发掘工作结束。自1978年开始发掘,总揭露面积1.38万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房屋遗址241座,灰坑和窖穴321个,窑址35座,墓葬70座,壕沟9条,出土文物近1万件。其中宫殿遗址是迄今发现远古时期最宏伟的建筑,陶器是中国以至世界目前发现最早的彩陶,地画是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绘画,记事符号是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黍和油菜籽是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

9月10日 招聘杨喜春为团委书记,赵跟润为武装干事。

12月 李启祥任五营乡党委书记。

1986年

7月6日 陈峡村农民陈玉富发现一面古铜镜,经专家鉴定,为唐代海马瑞兽葡萄纹铜镜,是全国罕见文物。

8月1日 大地湾学术讨论会在兰州举行,对大地湾遗址的发掘及价值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麻沟变电所建成,五营通电。

12月 大地湾一期遗址F901房址保护工程竣工。保护大厅高11米,面积1154平方米。

1988年

1月13日 大地湾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

2月 县委决定姚元来任五营乡党委书记。

11月 县委决定宋学敏任五营乡党委书记。

1990年

7月1日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1年

2月25日 赵跟润任五营乡武装部副部长(1991第2号);3月4日,魏进昌任五营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县委干发1991第11号)。

3月27日 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决定授予邵店村、薛李村“文明村”称号。

5月15日 选举出席五营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2名,其中女代表13名。

8月7日 何吉庆任五营乡科协主席(县委干发1991第39号)。

8月29日 何吉庆兼任五营乡科委副主任(县委干发1991第41号)。

9月27日 成立五营乡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宋学敏,副组长赵茂林。

魏进昌兼任五营乡老龄委员会主任,何继洲任专职副主任(秦组发1991第34号)。

钱富祥任五营乡财政所所长(秦财农字1991第41号)。

张金顺任五营乡农技农经服务站站长(秦安农委发1991第22号)。

县团委授予五营乡1991年度“先进团组织”称号(秦团发1992第02号)。

王海应任五营供销社主任,免去周元录五营供销社主任职务(秦供联字1991第36号)。

1992年

1月13日 中共五营乡教委支部成立,支委由车银生、宋玉璞、王太生3人组成。

1月21日 薛李村被秦安县委评为一九九一年度文明村(县委发1992第5号)。

1月24日 县委县政府决定授予五营乡薛李村“先进单位”称号,授予五营乡麻沟村冯湾小组“山地水平沟种植先进单位”称号(县委发1992第6号)。

县委授予五营乡何洼村党支部“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县委发1992第37号)。

县上授予五营乡人民政府“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秦双拥发1992第1号)。

5月20日 五营卫生院搬迁新址(赵宋村张家营)。

11月1日 王克贤任五营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兴盛任五营乡党委副书记(县委干发1992第43号)。

12月20日 五营乡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93年

4月24日 县委组织部决定邓银莲兼任五营乡计划生育工作站站长(秦组发1993第08号)。

6月26日 县委决定张兴盛兼任五营乡治安副书记(县委干发1993第32号)。

县委授予五营乡乡长王具太“优秀乡长”、薛李村党支部“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雒塬村党支部书记崔连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予以表彰(县委发1993第37号)。

10月 王随义任五营乡武装部部长。

1994年

1月14日 贾应珍任五营乡党委书记,邵梦飞任五营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县委干发1994第6号)。

2月20日 召开五营乡第十二次党代会。

3月1日 宋学敏调任县农牧局局长,王世奇任五营乡经委主任(秦政发1994第08号)。

3月25日 成立五营乡农民教育领导小组,组长:贾应珍,副组长:赵明德、何吉庆、车银生,组员:王维新、崔银杭、汪发强、成小花、王喜林(乡党委发1994第03号)。

5月6日 县团委授予五营中心小学少先队第五中队“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秦团发1994第11号)。

8月26日 成立五营乡人口婚育学校,校长:赵明德(副乡长,乡计生工作站站长),副校长:王万保(乡计生站副站长),教员:张忠太、赵世雄、洪克琪、车银生、程虎生(乡党委发1994第18号)。成立五营乡广播学校,校长:赵明德(副乡长、计生站长),教员:王凤吉(党委秘书),张忠太(计生专干)(乡党委发1994第19号)。

10月16日 暴雪,压折树木不计其数。

10月19日 成立五营乡社会治安集中重点整治领导小组,组长:贾应珍(党委书记),副组长:王具太(乡长)、张兴盛(副书记),组员:王随义(武装部长)、常贵喜(民政助理员)、杨永祥(综治委支职办事员)、王凤吉(党委秘书)

县委决定赵明德任五营乡科委主任,何吉庆任五营乡科委副主任(县委干发1994第59号)。

汪发强任五营乡团委书记(秦组发1994第10号)。

12月7日 薛李村被县委命名为“文明村”称号(县委发1994第46号)。

1995年

3月9日 乡党委调整五营乡社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贾应珍任组长,王具太、张兴盛任副组长,邵梦飞、王随义、王凤吉、杨永祥、郝玉龙、李克城为组员(乡党委发1995第05号)。

成立五营乡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王具太,副组长:邓银莲、郝玉龙,组员:常贵喜、王凤吉、成小华、郭萃华(党委发1995第07号)。

成立五营乡“双拥”领导小组,组长:贾应珍(党委书记),副组长:张思歧(分管民政副乡长),组员:王随义、常贵喜、汪发强、成小花、王风吉(乡党委发1995第09号)。

3月17日 乡党委乡政府决定李克城任五营乡教委主任职务(乡党委1995第07号)。

3月27日 大地湾遗址被列为秦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月8日 五营乡设立综合治理办公室、司法所,张兴盛任综治办主任、司法所所长,杨永祥任副主任、副所长,王凤吉为工作人员(秦组发1995第10号)。

6月30日 杨山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委发1995第26号)。

8月17日 暴雨冰雹,农作物受灾。

9月8日 县教育局任命李克城为五营乡教育委员会主任,魏聚荣为中心小学校长(秦教发1995第53号)。

11月28日 王尚文任五营乡党委副书记,张明贵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县委干发1995第51号)。

县委决定,王尚文为五营乡乡长人选,张思歧、邓银莲(女)、杨金祥、安堆喜4人为五营乡副乡长候选人(县委干发1995第52号)。

全县实施集雨节灌“121”雨水集留工程。

马川村、杨山村、袁庄村、赵王村、北坡村、闫沟村、大地湾文保所、邮电所8个单位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全县“社会治安模范村、单位”(县委发1994第54号)。

1996年

1月17日 五营乡选举产生领导机构:张彦学任乡人大主席,王尚文任乡长,张思歧、邓银莲(女)、杨金祥任副乡长(秦人大发1996第01号)。

1月18日 县政府命名何洼村、邵店村为“科技示范村”(秦政发1996第4号)。

2月1日 县委授予杨山村、何洼村“一九九五年度文明单位(村)”(县委发1996第4号)。

2月9日 县委奖励一九九五年度先进单位五营乡优质果椒建设奖金600元,高效农田建设奖金600元(县委发1996第5号)。

2月12日 安堆喜任五营乡科协主席(县委干发1996第16号),杨金祥任五营乡党委委员(县委干发1996第17号)。

3月30日 县政府授予杨山村调委会“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秦政发1996第26号)。

5月3日 何洼村获全县“科技示范村建设奖”一等奖,奖金300元(秦兴县组字1996第2号)。

5月8日 成立五营乡“严打”斗争指挥所,总指挥:贾应珍、王尚文,副总指挥:王随义、张锦华。

5月14日 县委决定张明贵任五营乡治安副书记(县委干1996第31号)。

6月11日 县委授予张塬村、北坡村、何洼村“双拥模范村”称号(县委发1996第40号)。

6月14日 杨金祥任五营乡科委主任、安堆喜任五营乡科委副主任(秦政发1996第52号)。

6月24日 雹灾。

12月1日 成立北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闫沟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腰庄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五政发1996第06号)。

12月10日 成立五营乡“三五”普法领导小组,组长:贾应珍,副组长:王尚文、张明贵,组员:杨永祥、王壤吉、张锦华、李克诚。

组建“促进贫困县初等教育”乡级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王尚文,副组长:杨金祥。

县委奖励1995年完成农业特产税征收任务的五营乡奖金1000元(县委发1996第25号)。

1997年

1月17日 县委决定张思歧、邓银莲任五营乡正科级巡视员(县委干发1997第5号);县委提名王随义、张义鸣为五营乡副乡长人选(县委干1997第14号)。

1月23日 县武装部(命令),马有仓任五营乡武装部部长(政广字1997第1号)。

2月17日 县委授予何洼村、杨山村、薛李村一九九六年度“文明单位(村)”(县委发1997第4号)。

赵宋村、张塬村获全县1996年“科技示范村”称号(秦政发1997第12号)。

2月23日 五营乡获全县1996年果椒园建设科技兴农奖三等奖,奖金800元。

2月24日 赵春先任五营乡妇联主席(秦妇发1997第03号)。

2月25日 五营乡获一九九六年度先进基层武装部(县委发1997第6号)。

3月19日 县委决定刘志荣任五营乡党委书记(县委干1997第21号)。

3月28日 五营乡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

6月20日 成立五营乡法律服务所,杨永祥任主任。

8月22日 县政府决定张忠太任五营乡计划生育工作站站长(秦政发1997第59号)。

12月 五营中学教学楼竣工,为“中央补助地方普九”项目工程,建筑面积1662平方米。

1998年

2月7日 县委决定王进洋任五营乡党委副书记(县委干发1998第34号)。

2月12日 县委授予北坡村、何洼村、杨山村、薛李村“一九九七年度文明单位(村)”(县委发1998第02号)。县政府授予五营乡、雒原村、马川村1997年“科技示范乡村”(秦政发1998第5号)。

2月20日 五营乡法律服务所成立,杨永祥任主任(秦司发1998第02号)。

2月23日 县委奖励五营乡乡村道路建设成绩优秀奖金800元,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乡镇奖金600元(县委发1998第3号)。

2月25日 县政府授予西坡村“村民自治模范村”称号(秦政发1998第14号)。

5月 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

5月7日 五营乡获1997年度全县土地民政交通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奖金600元(秦政发1998第28号)。

5月7日 县委拟确定王进洋为五营乡乡长人选。

12月13日 何国喜任五营乡计划生育工作站站长(秦政发1998第97号)。

12月18日 县委拟确定赵新年为五营乡人大主席人选,王随义、安堆喜、赵春先(女)为五营乡副乡长人选(县委干发1998第37号)。

1999年

5月24日 下午6时35分至7时16分,五营乡遭受20年不遇特大雹灾,持续15分钟。赵王村从6时40分到7时16分,持续长达36分钟。全乡有28个村,6553户,34041人受灾,受灾面积51042亩,占全乡农作物总面积的86.9%,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25.5万元。

五营乡雒塬村、赵宋村、蔡河村、邵店村被命名为“双拥模范村(居)委会”五营乡作为“双拥先进单位”、王随义(五营乡武装部部长)作为“双拥先进个人”受表彰(县委发1999第24号)。

五营乡被评为1998年科技示范乡,获三等奖,奖金500元;麻沟流域综合治理获二等奖,奖金800元;蔡河村、北坡村被评为“科技示范村”。墩厚村、麻沟村被评为“文明单位(村)”。

五营乡牛蹄湾1340亩水平梯田点、罗湾500亩梯田点受到县政府奖励,分别获架子车80辆和70辆(秦水保指办发1999第02号)。

全县农村从7月1日起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赵宋、何洼、薛李、麻沟、闫沟、袁庄村被评为1998年度“乡级先进村”,乡教委、卫生院、派出所被评为1998年度“乡级先进单位”,邵店、赵王、罗湾、徐洼村被评为1998年度“乡级文明村”,大地湾文保所、秦安四中、五营中学、五营中心小学、信用社被评为1998年度“乡级文明单位”(乡党委发1999第04号)。

2000年

薛李村党支部被县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张明贵(五营乡党委副书记)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李喜生(薛李党支部书记)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县委发2000第25号)。

五营乡团委、北坡村团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团组织”(秦团发2000第11号)。

5月12日 桑君朝任五营农村信用社理事长兼主任(秦信联发2000第051号)。

县委决定王进洋任五营乡党委书记,杨喜春任五营乡党委副书记,王随义任五营乡党委副书记,张明贵为五营乡人大主席人选(县委干发2000第33号)。

县委提名杨喜春为五营乡乡长人选,马有仓为副乡长人选(县委干发2000第38号)。

7月26日 杨喜春当选第十五届五营乡人民政府乡长,马有仓当选副乡长(县委干发2000第33号)。

7月 赵小蕊任五营乡副乡长,李积存任武装部部长。

2001年

新建五营乡文化站综合楼,基建面积995平方米,总拨资金48万元,其中省市投资18万元,自筹30万元(秦计经贸2001第111号)。

县总工会批复五营乡工会工作委员会班子组成人员,主席:王随义,副主席:赵春先,委员:钱富祥、赵兆吉、王禳吉、赵小蕊、师跟孝(秦工发2001第14号)。

2002年

1月6日 五营乡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执委会主任:王进洋。副主任:杨喜春、张明贵、王随意,委员:马有仓、赵小蕊、罗荣江、汪发强、王禳吉。

1月10日 杨梁公路立项,勘察设计、施工。

10月25日 中共五营中学支部成立,由薛昌珍、康永忠、钱贵玺3人组成。

2003年

7月11日 县委决定杜根祥任五营乡党委书记(县委干发2003第23号)。

7月17日 赵有生任五营乡党委副书记(县委干发2003第27号)。县委决定赵有生为五营乡乡长候选人(县委干发2003第28号)。

2004年

6月 大地湾酒业有限公司获商务部首届中国企业诚信建设论坛组委会“中国企业诚信建设示范单位”。

2005年

至年底 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村庄有:赵宋村的赵家沟、宋家台子、张家营,邵店村的邵家店子、楸树坟、新村子。

2006年

县委决定何国喜任五营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赟峰任五营乡副科级干部,陈元定、陈宇鸿、陈勤生为五营乡党委委员(县委干2006第12号)。

4月18日 县委决定马有仓为五营乡人大主席候选人,(县委干2006第13号)杜根祥为五营乡乡长候选人,陈元定、陈宇鸿、陈勤生、王慧为五营乡副乡长候选人(县委干2006第14号),王禳吉为五营乡党委委员(县委干2006第18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秦安县人民武装部(命令):王禳吉任五营乡武装部部长(秦武干令字2006第001号)。

12月9日 县委决定王义瑞任五营乡党委书记(县委干2006第87号)。

县委确定王义瑞为五营乡乡长候选人(县委干2006第88号)。

12月10日 成立五营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五政发2006第45号)。

2007年

魏赟任五营乡团委书记(秦团联发2007第06号)。

2006年度先进集体:奖给“三清三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邵店、薛李、蔡河、王洼、何洼村奖牌各一面,奖金各200元。

2008年

5月12日 下午2时28分,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当地,震感强烈,全乡31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受灾,涉及农户5963户23885人、受伤13人,损坏居民房屋389间,死亡牲畜83头。农作物受灾3.16公顷(五政发2008第19号)。

7月25日 乡政府下达第一批农村灾后重建补助资金480.6万元。其中维修加固102户,每户补助0.3万元;整村搬迁2村93户,每户补助2万元;分散重建户132户,以每户补助2万元的标准拨付264万元(五政发2008第26号)。

12月 县委决定聂军任乡党委副书记。

2009年

5月16日 成立五营乡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秦妇发2009第10号)。

五营乡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何国喜为人大主席,李赟峰为副乡长(五党委发2009第19号)。

陈勤生兼任五营乡科协主席(秦科协发2009第15号)。

邵店村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陈宇鸿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邵满贵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县委干发2009第15号)。

2011年

12月31日 大地湾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2012年

7月 县委决定孙忠平任五营乡党委书记。

2013年

2月17日 五营乡启动“百里生态文化长廊建设工作”,以绿化、亮化为主题,以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为标准,以构建美丽和谐乡镇为目标,全力做好百里生态文化长廊建设五营段工作。

3月 卧牛坪万亩现代农业综合基地初步建成,前期共入驻专业合作社12家,主要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吸纳周边群众在合作社内务工,学习苹果栽植技术,示范带动附近群众发展产业,整体促进五营产业发展。

3月 县委决定任晓东任五营乡党委书记。

6月22日 监察部副部长左连璧调研大地湾。

12月3日 天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柴金祥带领全市农业部门调研卧牛坪现代综合农业基地建设情况。

2014年

4月 五营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乡广大党员掀起学习《党章》、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省委“双十条”、市委“27意见”和县委三个“十条”意见规定的高潮。

10月15日 五营乡蔡河村、王店村、赵宋村、何洼村、马川村、邵店村开始申报“美丽乡村县级示范村”。

10月 按照中央统一安排部署,五营乡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从住房安全、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安全饮水、产业发展、硬化路、通宽带等十七个涉及民生保障方面开始“精准扶贫”。

2015年

徐洼村被列入全省2015年“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项目库。按照“建设有序、村容整洁、设施齐全、生态优良、乡风文明、管理完善”的思路,以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村容村貌为切入点,以绿化、亮化、美化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加大环境整治、壮大支柱产业,努力推动美丽乡村向宜居、宜业、宜游的方向发展。

6月16日 五营乡通过前期评估自查,对照建镇指标,经人大决议(2014年6月16日五营乡第十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五人大发〔2014〕2号),报请省民政厅备案批准。

7月 五营乡正式撤乡设镇。

9月26日 五营镇秋季建园工作启动,选址在闫家沟帽帽梁流域,一期建园面积680余亩。通过“三变”改革模式成立秦安县闫家沟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员致富带头人闫来福为合作社法人。

2016年

2月 五营镇全面开展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工作。

4月 五营镇成功举办“丙申年公祭女娲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清水河流域书法名家笔会”。

4月29日 县委决定巨新生任五营镇党委书记,提名孟三刚为镇长候选人。

5月27日 召开中国共产党五营镇第一次代会大会,选举出新一届中共五营镇委员会。

7月1日 举办庆祝建党95周年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演讲比赛,并对部分老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

10月 五营镇启动鱼尾沟千亩荒沟荒坡绿化造林工程。对整流域栽植油松、云杉、国槐等苗木,沿线涉及鱼尾、腰庄、袁庄等7村,惠及人口近万人。此工程建设,标志着五营镇大规模高质量开展国土绿化造林工作全面开始。

2017年

7月1日 全镇教育工作大会召开,表彰部分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9月15日 全镇第一次妇女大会召开,开启了广大妇女同胞全面参与五营建设的新篇章。

2018年

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全镇十八个贫困村均下派了第一书记和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

农村基层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同年,在全镇农村党员中开展先锋指数争创活动。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

2019年

8月 县委决定孟三刚任五营镇党委书记,王智军任五营镇党委副书记并提名为镇长候选人。

新班子针对五营镇外出人口多,土地撂荒问题严重、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决定在交通相对便利的龙头山流域高标准建设5000亩花椒产业园区,并在蔡四路沿线8公里栽植行道树。

五营镇在2019年度全县目标综合考核中获得二等奖。

至年底 通过历年持续减贫,五营镇剩余贫困人口39户13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初的33.65%降至2019年的0.36%。

2020年

年初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五营镇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防控部署的指示批示精神,在全镇各个交通要道和村口设立疫情防控劝返点,并在蔡河三角城、王洼桥头设立两个疫情防控监测点,组建临时党支部。共计检测过往人员1.107万人,车辆4925台次。

北坡村籍赵晓娟护士参加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武汉疫区抗疫。

4月16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调研龙头山产业生态示范区建设,对五营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国土绿化、水土保持和产业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同期,省委副书记孙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青,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嘉毅先后调研龙头山产业生态示范区建设。

省政协副主席、天水市委书记王锐,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军多次来龙头山指导园区建设。天津津南区、五县两区、山丹县等多次观摩学习龙头山建设经验。

6月底 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后续清零工作全面结束,标志着全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务院第三方评估组对蔡河村、鱼尾村脱贫质量进行专项评估验收并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