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庙会
2025年09月26日
四、庙会
旧时庙会大多以一社的几个村庄共同修建寺庙,供奉神祇,每年定期不定期举行庙会,唱神戏(社戏)。起于清末,盛于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宇大多被毁,庙会一度消失。1979年后,各地群众自发集资,重修庙宇,随着传统戏的解禁,庙会戏再次盛行,经久不衰。在五营镇范围比较大的庙会有:
邵家店庙会 正月十五社戏;七月中旬卸茬戏;九月十三关老爷寿诞戏。
薛李家庙会 正月不定期潮音寺社戏;七月不定期卸茬戏;秋后不定期灯戏(灯影子)。
汪家河庙会 正月初九(上九)海慧寺社戏;七月不定期卸茬戏。
边家河庙会 七月十二脱骨寺社戏;
赵家沟庙会 三月十九三官殿社戏。
麻家沟庙会 九月十三关圣寿诞社戏。
安家山庙会 三月十五普陀寺社戏。
鱼儿沟庙会 正月不定期社戏;七月不定期卸茬戏。
闫家沟庙会 正月不定期社戏;秋后不定期灯戏。
以上庙会大多唱戏四天,由庙会点戏,多唱喜庆祝福类的戏,一般第一天唱《大登殿》《大升官》一类戏,最后一天唱《回荆州》,第三天为正会,午场演两本,外加祝寿一折,或加演《香山寺还愿》。除大型庙会外,许多小村庄也有灯戏,唱皮影或泥头子(木偶)戏,规模较小,花费不多。皮影戏多唱神佛戏,如《目连救母》《白猿盗桃》《三下阴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