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略阳氐族人(今秦安县东南)
苻 洪(285年—350年),字广世,本名蒲洪,略阳临渭(今秦安县东南)氐人,部落首领蒲怀归之子,秦景明帝苻健之父,是前秦国的奠基者。苻洪好施舍,多机变有谋略,勇猛威武,善于骑射,先后归附前赵、后赵,后赵内乱时试图谋取中原。后被降将麻秋毒杀,其子苻健称帝后追谥其为惠武皇帝,庙号太祖。
苻 坚(338年—385年),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阳临渭(今秦安县)氐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国君(357年—385年在位),惠武帝苻洪之孙、丞相苻雄之子。于永和七年(351年)建立前秦。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休养生息,加强生产”政策,实现国力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诸国,成功统一北方,攻占东晋的蜀地,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建元十九年(383年),挥师南伐,发动淝水之战,意图消灭东晋,一统天下。最终败给东晋谢玄率领的北府兵,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陷入混乱局面。建元二十一年,为后秦武昭帝姚苌所害,终年四十八,谥号宣昭皇帝,庙号世祖。
吕婆楼 略阳(今秦安县东)人,十六国时期前秦官员,后凉政权建立者吕光的父亲,官至司隶校尉、尚书、太尉。辅助苻坚杀苻生夺位。后向苻坚推荐王猛,并邀其出山。在王猛的辅佐下,前秦统一了北方。淝水之战后,吕婆楼的儿子吕光正在西征西域,于是割据凉州建立后凉。追尊吕婆楼为景昭王。
吕 光(337年—399年),字世明,略阳临渭(今秦安县东)人,生于枋头(今河南浚县)。后凉开国君主,西汉高后吕氏兄长吕泽之后,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吕光,是十六国时期后凉的建立者,略阳氐族人。吕光初为前秦将领,勇力过人,曾刺伤“万人敌”张蚝。又屡立战功,率军征服西域。前秦因淝水之战战败而国乱,吕光回军消灭凉州刺史梁熙,入主凉州,遂在姑臧建立政权。他在收到苻坚死讯后,驻兵割据,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改元太安386年,复改称天王,国号大凉,改元龙飞。389年,称三河王,改元麟嘉。399年,吕光病死,时年六十三岁,庙号太祖,谥号懿武皇帝,葬于高陵。太祖吕光创立了后凉,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上皇”,年仅22岁就一战成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
杨茂搜 前仇池国的开国之主,东汉末年为略阳氐族部落大帅。元康六年(296年),杨茂搜乘齐万年领导的起义军与晋室作战之机,于同年十二月从略阳出发,率部落四千家,还保百顷,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正式宣告仇池国的成立。从此,杨氏世居仇池,开创了三百年的基业。
李 特(?—303年),西晋秦雍流民首领。字玄休,祖籍巴西宕渠,氐族。东汉末年,李特族人迁徙略阳郡(今秦安县东)定居,号巴氐。李特早年在州郡做官,沉稳大度,雄武善射。298年(晋元康八年),秦雍大旱灾,略阳、天水等郡汉、氐各族流亡汉中就食,李特随行。接着又随流民流亡蜀中,在路过剑阁天险时,感叹:“刘禅有如此之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邪!”充分显露了他的远大抱负,随即被流民推举为首领。301年(晋永宁元年),李特在绵竹设营收容秦雍流民,被官府威逼,于是发动起义,攻占广汉郡,多次打败前来镇压的晋军。302年(晋太安元年),李特自称益州牧、大将军、大都督,改年号建初。303年,围攻成都,兵败被杀。次年,李雄承遗志,攻占成都,正式建立成汉割据政权。
李雄 (272年—333年),字仲隽(今秦安县东),李特的第三子。年轻时以烈气出名,每次回乡里,有识之士都很器重他。李特带领流民在四川起义,李雄积极响应,并在起义军中担任前将军。李特和李流牺牲后,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今四川)牧、建都郫城。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平西将军罗尚派兵攻打李雄,李雄击败罗尚的进攻,占领了成都,僭称成都王,在境内特赦,建年号为建兴,废除西晋的法规,设立约法7章。封拜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宰及其他各类职官。惠帝凶熙元年(306年),李雄僭即帝位,改年号太武,国号成。建国草创,无法式可模仿,李雄积极接纳各位大臣的意见,地位愈加巩固。于是,李雄派部将攻打汉中及成都南部的汉嘉、涪陵等地,都全部收复。益州逐渐安居。晋朝廷劝李雄除去尊号,分封属国,李雄以对朝廷无功而谢辞。李雄在位30年。他秉性宽厚,简刑约法,政事宽和,甚有名称。当时全国大乱,唯有四川成都战事稀少。于是,李雄兴办学校,设置史官,政事之暇,他还手不释卷。民赋规定每岁男丁纳谷三斛,女丁折半,疫病人又折半,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一时,事少役稀,百姓富实,闾门不闭,无相侵盗。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李雄患病而死。谥为武帝,庙号太守。其子李期杀李班自称皇帝。咸康四年(338年),李寿杀李期自立,改国号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