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医疗

二、医疗

1950年,政府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病,全县成立中西医研究协会,陇城区相应成立分会,1953年,陇城区卫生所成立中医门诊部,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1969年,人民公社坚持以“预防为主”,发动群众开展合作医疗。1971年各生产大队办起合作医疗保健站,资金由生产大队筹集,卫生服务人员为“赤脚医生”。社员看病每次只交5分钱的挂号费,药费免半或全免。为减轻集体负担,各大队组织群众自己栽种中草药,收集群众在野外采摘挖掘的野生药材,药铺自己加工炮制(包括刀切、晾晒、蜜炙、酒炒、童子尿泡等加工手法),起到了花钱少甚至不花钱能治病的效果。1977年,由于生产队经济基础薄弱,医药管理不善等原因,农村合作医疗停办。1979年后谁吃药谁付钱。

五营乡卫生院成立初期,医疗设备只有听诊器、血压计等,没有辅助检查设备,技术相对落后,只能开展如感冒、痢疾等常见病的诊疗活动。七十年代后期能够开展阑尾炎、疝气等简单的下腹部手术,并有了透视机、显微镜、氧气瓶等设备。2008年以来上级派发或购置了200MAX光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台式B超等一大批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

1976年,五营乡卫生所对全乡范围内的赤脚医生进行了培训,形成了较全面的村级卫生网络体系。全乡共有村卫生所(室)56个,个体诊所21个。其中办的较好、受上级表彰的卫生所有:

何洼村卫生所 何洼村卫生所成立于1972年,现有保健医生1人。2001年,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来五营乡检查工作时曾对何洼村卫生所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03年,何洼村卫生所被县政府评为“先进村卫生所”。

焦沟村卫生所 焦沟村卫生所成立于1970年,现有保健医生2人。2003年,焦沟村卫生所被县政府评为“先进村卫生所”。

蔡河村卫生所 蔡河村卫生所创建于1968年,现有保健医生3人。年就诊人次较多,曾受上级部门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