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景:九龙挺秀——龙头山

第三景:九龙挺秀——龙头山

龙头山和县城凤山交尾连绵近百里,亦称龙凤山,是秦安县之主山。挺秀龙头山,雄据镇东南,有秦(秦安)张(张家川)公路盘山而下,东依景阳川,西瞰大地湾,南系秦安县凤山,北与青龙山隔河对峙。龙头山是九龙山向北的延伸,为南山的一部分。因山形奇特,状如龙头故称为龙头山,有龙头饮水于清水河的传说。从凤山经九龙山一直沿山脊向东连绵50公里到龙头山,宛如一条巨龙盘沿在凤山与龙头山之间,龙头山为九龙山龙头。明嘉靖时,邑人胡缵宗撰《秦安志》,罗列县内诸景,名为“八观、十二咏”,九龙山占有其三。《九龙挺秀》曰:“秦在万山中,九龙之秀崛然起,蔚然集,有不与众山同者,钟灵毓秀,人以归是山焉。”山色瑰丽,令人悠悠然向往之。清康熙《巩昌府志》将“九龙挺秀”列为秦安八景之一。九龙山有古寺名九龙庙,坐落在中山镇武坡村,因地处洼地沟边,故称此地为庙沟。九龙庙始建于元代,遇有旱灾,人们就在庙中祷雨。庙侧为九龙湫,其湫亦有九,错落有致,混然如渊。胡缵宗用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道出了九龙山的钟灵毓秀。曰:“九龙矗矗,九湫濊濊,故其山称灵焉。山非龙也,而云出焉;湫非龙也,而雨兴焉。可以备旱矣”。

五营第三景 龙头山

龙头山左侧是八千年历史的大地湾古遗址,右侧是三国古战场上的卧牛坪,前方正是略阳古道上的清水河川。龙头山流域总面积5000亩,共涉及蔡仁、陈峡、薛李、麻沟、蔡河5村,五营镇政府实施了高标准花椒产业生态示范区建设,栽植优质大红袍花椒近5000亩,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果椒产业整体发展,做到线上有亮点、点上有特色、流域有规模,在途经龙头山流域的蔡四路8公里沿线,高标准栽植行道树,形成产业生态景观多元化发展格局,草木葱茏,绿茵环绕,其地灵、形壮、景美,为五营之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