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及考古发掘
王家阴洼遗址发掘图
王家阴洼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镇袁庄村鱼儿沟东岸的第二级阶地上,属典型的山地遗址。坐落在大地湾遗址北面约4公里处。1981年9月,甘肃省博物馆在发掘大地湾遗址的同时,发掘了新发现的王家阴洼遗址。王家阴洼墓葬群属黄河中游渭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相当于史前类型的仰韶文化遗存。共发掘面积625平方米,遗址是距今6899~5819年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和晚期宝鸡北道岭类型上层遗存。由墓葬区和居住区两部分组成,墓葬保存比较完好。居址共清理出房基3座、墓葬63座、灰坑2个、灶炕3个。出土的遗物包括陶器、石器和骨器共300余件。主要有葫芦瓶、细颈壶、盆、钵、碗、夹砂平底罐、夹砂圜底罐、石刀、石础、石抹子、蚌壳、短褶子蚌等。出土的陶器器形以葫芦瓶为突出特征,彩陶具有半坡类型的鱼纹直线构图向曲线构图发展的趋势,出现了变形鱼纹,尤其是彩陶瓶上由曲线展现的灵动的多条鱼的鱼纹图案,非常优美,是彩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亦是中国早期绘画的杰出代表。以猪面纹细颈彩陶壶最为珍贵,属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陶器居多,以细泥红陶、夹粗砂红陶为主,彩陶约占陶器的三分之一,陶器钵、碗、盆的陶片多为纵列的片层,每层薄厚大致均匀。盆的口沿外有泥质的盆唇。夹砂平底罐的口沿是复杂而平整的细泥口沿,内部有明显的平行宽凸棱,罐上腹饰多道螺旋纹和凸弦纹。经专家研究,这种陶器的制法正处于由手工制向轮制过渡的阶段,已出现了专业的陶工,彩陶体上发现有5种刻划符号。仰韶早期文化,在制陶工艺上比大地湾仰韶前期进步,不论在造型还是装饰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如彩陶器的种类增多,除前期的圜底钵绘彩外,在盆、瓶、壶、罐、盂等器类上亦绘彩。又如花纹图案方面,除前期常见的宽带纹三角纹、波折纹、网格纹、方格纹等几何形花纹外,新出现鱼纹、蛙纹、兽面纹等栩栩如生的动物纹。这时出现了一批造型精巧、装饰华美的彩陶艺术品。如王家阴洼发现的葫芦瓶,在其腹部用黑彩绘五尾鱼纹,作遨游状,构图活泼,形象生动。该瓶残高20厘米,底颈11.5厘米。这些彩陶珍品,既可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又可作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丰富精神生活。
王家阴洼属仰韶文化早期的墓葬,是由两大家族共用的氏族公墓,分为东西区两大墓组。西区墓葬以男性为主,分布着30座头向东南的墓和瓮棺葬,排列密集。东区墓葬以女性为主,随葬品也比西区多,分布着30座头向北偏东的墓和一座瓮棺葬,排列较稀疏。在墓群中部,这两组墓交接在一起。墓的形制基本相同,人体骨架皆置于长方形圆角的土坑中,多数墓于人体骨架左侧还有一放置随葬品的椭圆形竖穴土坑。葬式分4种:(1)仰身直肢单人葬,共50座。墓穴一般长1.44~1.92米,宽0.56~1.0米不等。(2)瓮棺葬,共3座,均为用陶瓮作葬具的小孩墓,瓮中小孩年龄约为6~10岁,亦为仰身直肢葬,墓穴长1.44米,宽1.0米左右。(3)单人二次葬,共7座,墓穴长0.76~1.2米不等,宽0.5~0.6米不等。(4)合葬墓共3座,为母子合葬和成年双人合葬两种形式。墓穴长1.6~1.8米不等,宽0.78~1.0米不等。王家阴洼墓葬群,墓层相互的地层关系较多,为分析墓葬的早晚序列和随葬器物的演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墓葬除个别是儿童瓮棺葬外,均是竖穴土坑墓,单人葬最多,有少数合葬或二次葬。王家阴洼墓地保存较好,墓地分东西两区,墓数大致相等,但墓向不同,墓坑排列疏密亦有别。东区分布30座长方形土坑墓和1座瓮棺葬墓,头向朝东北,墓坑排列稀疏;西区亦分布30座长方形土坑墓和2座瓮棺葬墓,头向一律朝东南,墓坑排列密集。成年人墓的形制全是长方形圆角竖穴土坑墓,约有半数墓在墓坑左侧向外挖有竖穴土坑,呈椭圆形或圆角方形,内放置陶器等随葬品。也有部分墓的随葬器物坑在墓外左侧不相连,但二者相距不远。瓮棺葬均埋在椭圆形竖穴土坑内。第45号墓为长方形圆角竖穴土坑墓,墓坑左侧有一小坑相连。人骨架保存较好,仰身直肢,头向东北,在成年人左侧有一小孩骨架。成年人为女性,此墓为母子合葬。随葬品较为丰富,有彩陶葫芦瓶、圜底钵、碗等共9件。屈肢葬墓发现两座。第25号墓保存较好,死者的上肢和下肢蜷曲在胸前,无随葬品。二次葬墓共7座,人骨均被扰乱不完整。第49号墓为瓮棺葬,用陶瓮做葬具,内埋一个年龄约6~10岁的孩童。西山坪4号墓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随葬品有细颈壶、钵、罐等,墓主人经鉴定为女性成年人。
二次葬的寓意,一般认为古代人类相信血肉是属于人世间的,必须等到血肉腐朽后,才能作正式的最后埋葬。也有人认为,二次葬是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仰韶文化的居民不断扩大生产和生活区域,当人们到更远的地方从事生产活动时,死后就埋在那里,过了一段时间,待尸体腐烂后,又将死者迁回氏族的公共墓地。氏族观念在氏族社会中是根深蒂固的,二次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同一个氏族的成员的合葬,以便于死者还能团聚在一起,这种墓葬习俗的说法在现在的大地湾地区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