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灯影戏
2025年09月26日
二、灯影戏
灯影戏也叫皮影戏,五营地区有的叫牛皮灯影子。据《列子·周穆王》记载。周穆王当年曾到天水一带,偃师为他表演皮影戏。这是目前看到的关于皮影戏的最早文献记录。皮影戏是用牛皮雕成各种人物、兽、花卉、股宇等形象,系两条或多条牵线,由主演操纵、按照剧情需要变换各种动作和形态。整个戏班子只需四五人,一把板胡,一把二胡带唢呐,一人坐鼓,一人操纵和唱白,一人打杂。
艺人用双手支撑皮影人的三根细毛竹小棍,是皮影人的形象映与帐上,其行、至、动、静、喜、怒、哀、乐全靠艺人操持影子的基本功来表达,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有时一人唱生丑净旦几个角色,唱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
五营地区灯影戏有王洼村的王随录等,“一张牛皮能演天下山与水,半边脸可表人间恩和怨”,王洼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出名,以王随录、王徐进、王全玉、王钱有为代表的牛皮灯影戏,延续了半个世纪,方圆百里无人不晓,无人不知。从自己用牛皮制作到搭台演唱,真是“一口叙述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