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耕畜牧业

二、农耕畜牧业

五营地区古时草木旺盛,林业茂密,果园遍村,宜于畜牧业生产。家畜有骡、马、牛、驴、鸡鸭、猪、羊等,20世纪50年代开始合作化和生产队后骡、马、牛、驴、逐渐全部归队所有。国家给农民每年按人口规定养猪任务、鸡蛋任务,完不成任务的会得到相应处罚,所以,大多数有条件的家庭都养猪和鸡。

1975年响应上级的号召,队队大办养猪场。1980年土地承包到户,集体牲畜分给农户,从此养殖又从集体转变为个体行动。

解放前,畜牧养殖主要是为了农耕需要,根据封建地主家庭占地规模大小不同,地主都有自己的饲养场和饲养员,解放后,特别是生产队时期,骡、马、牛、驴等农用养殖主要在生产队,五营各村都有大小不同的饲养院,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农村养殖牛羊猪马和鸡鸭,一是为了劳动生产,另外,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改革开放以前农户家家都养殖猪和鸡,户户都有饲养圏,小孩放学后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猪拔草。富户家庭养头牯,还有马槽、马房。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户养殖已经在二十世纪末消失。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农耕畜牧业逐渐退出并消失。到目前,已基本在各村见不到骡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