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寨营堡
2025年09月26日
三、城寨营堡
城寨营堡是五营地区历史地貌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有大城、五营、王家寨子、三层堡子等。
大城 位于今蔡河村卧牛坪下。公元32年,光武帝刘秀与隗嚣争夺略阳道故城,削山筑堤,用清水河较大支流苏家峡水“激水灌溉”未果,就发生在大城。公元228年,诸葛亮命马谡驻守街亭,马谡带兵到街亭,“谡违亮节度,依阻南山,不下据城”,王平说要按诸葛亮的嘱咐在要路口边安营下寨,可马谡刚愎自用,根本不听,偏要上山安营,说“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王平苦劝无果,只好提出自己再去山下西边十里安个小寨,形成掎角之势,以便有事互相呼应。此小寨符合大城位置。大城今蔡河村,为汉时略阳道所在地,为秦汉时期重要的治地。直到解放后还有大城学校等名称。
蔡河泉 位于蔡河村卧牛坪山脚之下,蔡家小河之东,靠山面川,泉水清澈充盈,水质上佳,来此泉取水的方圆几千米乡亲络绎不绝。
王家寨子 现胜利村原名兴隆村,史称王家寨子。村内有三层堡,始建于清中期,当时村内王姓族长率族人及民众筑土为石,依山梁挖壕沟,筑成此堡,用于防御土匪及回民起事,至今尚存。
白崖寺 明《秦安志》记载,“迤南为野战坡(九十里),汉来歙袭隗嚣与嚣战处,有北崖寺”,野战坡在北山今王家湾一带,东汉建武八年(32年)刘秀派遣中郎将来歙,率精兵秘密从番须回中伐木开道,斩隗嚣守将金梁于野战坡袭得略阳道故城(位于今五营蔡河村西侧)。白崖寺位于五营镇杨山村西侧,其梁当地人称为寺观梁,后因山崩寺毁,遗迹至今可见,至今还有“南有西番寺,北有白崖寺”的说法。
五营 位于清水河谷中下游,同治元年间,清廷派左宗棠亲赴西北讨伐回民起事,讨伐与安抚并施,命秦州知州发兵并在清水河流域集结扎营,驻马骆川(今五营川)的是清兵第五营,瓦解回军最为得力,此后,马骆川就被当地人称为五营川,此后“五营”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