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洼村新农村建设
五营镇徐洼村共有3个自然村,236户,1130人,耕地面积1669亩,人均1.48亩,其中川地260亩,2007年粮食总产量265.4吨,人均纯收入1800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五营镇政府以“三清三改四治一提高”为切入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工程实施方案由省发改委(甘发改代赈〔2007〕379号)文件批复,建设计划由省发改委(甘发改代赈〔2007〕1037号)文件下达。该工程共涉及水、电、路、村委会、卫生所等公共设施,农户住宅、沼气和产业开发几个单项工程,规划完成新宅院建设68处,人畜饮水工程一处,村委会、卫生室建设一处,农电线路改造入户,道路3.82公里。新建优质无公害新红星果园468亩。全部项目总投资415.8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181.54万元,群众自筹189.64万元。按项目工程实施计划,于2007年6月底完成了规划区内土地的平整和地上附着物(果树、坟地、零碎建筑)的丈量登记工作;2007年7月20日前完成了拟建设区域内农户的土地兑换调整,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建设局、县电力局也按项目申报要求同期完成了建设规划;2008年3月20日前完成了建设区内地上附着物的评估和赔付工作;4月25日前完成了地上附着物的清理和土地平整;5月5日前完成了农户宅院及巷道的规划放线工作;2008年5月10日前完成了农户宅院的到户确认工作。住宅工程以乡政府组织,群众自建的方式实施建设,12月底完成了全部项目建设工程。
工程批复情况 秦安县2007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市发改委以(天发改代赈〔2007〕425号)文件批复实施方案,对生活在山坡沟壑边,交通不便、饮水困难、自然条件艰苦的五营乡徐洼二组68户404人整村搬迁到倒柳树地安置区集中建点安置。
工程内容规模 1.农电线路建设:架设低压线路2.4公里,安装100kVA变压器1台,户表工程68户。2.道路建设:新建道路3.8公里。3.村委会、村卫生所、村文化室、果农协会:建筑面积247.31平方米。4.住宅建设:新建砖木结构住宅68户,户均建筑面积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60平方米。5.农村能源建设:新建10立方米“一池三改”沼气池68座。6.产业开发:栽植优质无公害苹果468亩。
批复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式 批复总投资415.84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专项资金181.54万元,整合其他专项资金28.26万元,地方配套16.4万元,群众自筹189.64万元。其中:人畜饮水投资18.2万元,道路建设投资56.7万元,农电线路建设投资14.4万元,村委会、卫生所、文化室建设投资16.1万元,住宅建设投资269.42万元,农村能源(一池三改)投资17万元,产业开发投资13.1万元,其它费用11万元。
工程实施情况 工程于2007年7月启动实施,至2009年10月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共累计完成投资642.52万元。完成村庄饮水干管铺设及入户工程,完成投资14万元;硬化巷道2.77公里,完成投资52.1万元;完成高低压线路及入户工程,完成投资10万元;建成村委会、卫生所、文化室207平方米,完成投资16万元;新建住宅68户,总建筑面积7384平方米,完成投资520.56万元;配备罐装沼气19个,完成投资5.76万元;栽植优质苹果468亩,完成投资13.1万元;其他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