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诗歌楹联

二、诗歌楹联

常平堡

汪聚应

古堡巍巍望关中,铁打铜筑连大营。

顺承天露护万壑,单凭地势阻千军。

陇上壮士战荒外,平乱将军静妖风。

屹立千年千古事,英名不朽照古今。

(汪聚应,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水师范学院副院长)

大地湾抒怀

杨德录

彩陶罐

这是劳动和创造的硕果

这是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经过急风暴雨的洗礼

熊熊烈火的烧炼

才月亮般美好

太阳般灿烂

虽然,在厚重的黄土层里

掩埋了几千年

可是,悠悠岁月无法

斑驳

流畅柔和的曲线

漫漫长夜难以损伤

构思精美的图案

设计的微妙

色调的谐调

造型的质感

都给世界留下传奇

留下惊叹

每次踏上大地湾的土地

凝视着这大地湾

出土的彩色陶罐

我看到的似乎不仅仅是

一件珍贵的文物

还有一个崛起的民族

冲腾在黎明时的

迷人光圈

大宫殿

早在六七千年前

这块神奇的黄土地上

就屹立着一座

高大宏伟的宫殿

也许,这是酋长召集

众人议事的地方

或者,这是人祖羲皇

演绎八卦的讲坛

双人合抱的巨柱

支撑起古老的文明和尊严

那光洁坚硬的地板

赛过现代高标号水泥

铺设的平滑地面

那留有灰烬的火塘

和盘旋交错的烟道相连

使大宫殿的严冬

像春天一样温暖

我在大殿遗址徘徊

眼前展现出一幅

远古先民生活的画卷

披着兽皮的男女老少

围着火塘一边烤肉

一边热情的交谈

和睦安详的气氛

在整个大殿蔓延

于是,我激动的心海

扬起自豪的风帆

情不自禁地大声呐喊

在一个用石刀和石斧

修筑过高大宫殿的

民族面前

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没有无法克服的困难

(1992年,原秦安四中和五营中学教师,时任甘肃日报社总编杨德录先生参观大地湾后兴奋不已,非常欣慰地写下了《大地湾抒怀》诗)

古略阳

李桂梓

略阳成纪史斑斑,

汉魏相传唐宋间;

阅尽千年兴废事,

金元而后称秦安。

(辑自《两由斋诗集》,李桂梓,别号史外外史,甘肃秦安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秦安一中高级教师。)

七律大地湾

陈田贵

问祖寻根大地湾,伏羲创卦有因缘。

文明肇启于斯地,华夏发祥在此间。

一画开天除混沌,九州兆瑞祭江山。

我族史迹八千载,且去秦安溯本源。

(摘自陈田贵诗集,陈田贵,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委原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

略阳川怀古

常旭

炼石修天在此间,畋渔演卦启荒蛮。

文公贤相垂青史,毓秀钟灵大地湾。

(甘肃秦安清水河一带,古称略阳川。伏羲、女娲相传生于此。中唐礼部尚书、副宰相权德舆也是略阳人,其诗入《唐诗三百首》,有《权文公集》五十卷传世。如今四海皆知的大地湾遗址,就在清水河畔。)

(常旭原名常万存,陇城镇常营村人,博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居澳大利亚)

大地湾

秋子

道别同谷走秦州,

大地湾前续梦头。

最是陶瓶惊胆魄,

诉求宣纸试封侯。

(秋子,名申晓君,读者出版社编审,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兰州大学客座教授。)

大地湾遗址怀古

王传明

沧桑大地湾,风雨八千年。

渔猎孙曾继,陶甄华夏传。

六爻开曙色,一画启苍天。

遗址今犹好,文明谱锦篇。

大地湾遗址楹联

王传明

几十度沧桑,难改羲皇里;

八千载风雨,犹存大地湾。

庚子四月初三撰

(王传明,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咏秦安县五营镇诗联

廖海洋

源肇八千载,荣光属五营。

家家庭院美,处处果蔬丰。

清水留嘉客,彩陶享美名。

新修富民路,阔步赴前程。

欣一万家尧舜,共遇清时得乐土;

论八千载文明,同说此地是摇篮。

(廖海洋,号仄菴。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

怀秦安古略阳

徐维强

一脉雄风话五凉,

当年氐牧事茫茫。

人文漫溯今清水,

征战犹传古略阳。

兴国云烟追杳渺,

仇池功业赋沧桑。

八千岁月寻原始,

大地从头说短长。

(兴国,氐帅阿贵于东汉初平年间在略阳川筑兴国城,自称“兴国氐王”。仇池,前仇池国,开国之主杨茂搜为略阳氐族。)

题秦安大地湾联

徐维强

八千年历史何凭,且相看陶浸斑驳、石染苍黄,尘埃上古湮三足;

九万里文明肇始,莫轻言抟土事奇、补天迹渺,车马至今觅五营。

(徐维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楹联学会副会长)

站在大地湾(组诗)

白尚礼

站在大地湾

大地湾,是一个地名

当我一不小心

喊出了她的名字

无数个大地湾

就在四周久久回荡

由远及近

既亲切又温暖

大地湾,更是一段历史

她的远似乎离我

遥不可及

让我根本无法触及

清晰的脉络

她似乎又离我很近

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得

站在大地湾

我所想到的,以及听到的

都是那么得神秘

就像眼前的陶陶罐罐

随手掂起一件

它的分量,足以压弯

一个巨人的身板

在大地湾

当我闭上眼睛,伸开双臂

扮作鸟儿飞翔的姿势

试图冲上云霄

俯瞰这片肥沃的土地

突然,我就真的来到了

八千年前的大地湾

与先民们一起

狩猎,制陶,搭建草棚

在这里

我和她们和睦相处

一起缝衣遮体

开荒种田,驯养牛羊

围着火堆烧烤食物

举着猎猎火把

驱赶野兽,抱团取暖

当我睁开眼睛

我就又回到了八千年后的

大地湾,我抬起头

正午的阳光

刺得浑身疼痛

我转身要走,一只鸟儿

在低处兀自盘旋

好似要唤起我对大地湾

割舍不去的眷恋

走进大地湾

走进大地湾

烟雨迷蒙 雾气蒸腾

我双手合十

向八千年前的先民们

虔诚的 顶礼膜拜

以及他们的

头颅 牙齿 骨骼 毛发

骨针 彩陶 地穴 遗址

虔诚的 顶礼膜拜

先民们巨大的 深邃的

创造思维 刹那间

被凝聚成智慧的结晶

被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穿越时光的隧道

一览无余的

呈现在世人面前

大地湾随想

在大地湾,八千不仅仅是一个

份量很重的数字,它的历史厚度

以及时间高度,用文字符号

远远无法表达一些

感性的认知,抑或理性的思考

在大地湾,鸟儿在上空低旋

风吹四野“簌簌”地声响

让大地显得异常凝重

仿佛时空的经度,纬度

无形中被拉伸

窒息得让你喘不过气来

在大地湾,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目光能够抵达的距离

是多么的有限,远古先民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场景

就是一幅淋漓尽致的水墨画卷

直观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大地湾,每个人的失语

绝非惊讶、震撼,甚至唏嘘不已

那些陶罐、石器、骨器和地穴

用现代人的眼光怎能正视它

经历近一万年的风雨

生命的延续,仿佛从未间断过

在大地湾,那些遥不可及的

事物,永远是个谜

就算我穷其余生,终究无法

探寻点滴一二

就像那些过去的生活,或者

浮现在眼前的实物遗址

是人类创世延续的生命奇迹

(白尚礼,笔名周风,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大地湾怀古

刘红亮

大地文明古国前,七千八百溯其然。

东西山势列千嶂,南北溪流汇一川。

宜咏农桑适时雨,闲歌花鸟好春天。

何人瞻仰斗诗句,写作新风雅颂篇。

(刘红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秦安县诗词学会会长)

喜看龙头山·七律

杨永发

龙头喜看故乡山,溢彩流光大地湾;

好雨朦胧五营府,八千史迹焕新颜。

五营镇咏联

杨永发

清水汤汤,五营物象葱茏,山川百里先民井;

彩陶晔晔,六最人文馥郁,风雨八千上古田。

(杨永发,博士,兰州城市学院教授,中国训诂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清水河

赵黎明

滚滚波涛水倒流,

奔腾西去数千秋。

甘甜乳汁儿孙饮,

个个生来倔骨头。

(清水河古称略阳川水,自东向西,为倒流河。两岸乡民性格倔强,时人讥以饮倒流水之故焉。)

乱骨堆

赵黎明

断剑残戈陇上回,

蜀中亲友共惊猜。

阿兄阿弟人何在,

泪眼回看乱骨堆。

(五营乡蔡河村卧牛坪,俗名乱骨堆,传为三国时街亭之战阵亡蜀兵埋骨之地。)

(赵黎明,北坡村人,秦安任公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苦苦菜

王义

无论海角天涯地,泥土生根遍处寻。

何日开花思且浅,几时长叶忆犹深。

东家静待盘餐赞,乡客频将苦菜吟。

本是父兄锄下草,牵肠一世总关心。

(王义:袁庄村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任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新年的第一首诗

徐学

从今天起,屋檐下那个昔日缓慢回头的家伙不见了

庭院里堆放的空酒瓶不见了,茶几上一个玻璃烟灰缸不见了

东屋里几个空花盆不见了,西屋里一台旧电脑不见了

不见的还有他的坏脾气,坏习惯,以及“煮不烂”的外号

——这外号曾被人喊了几十年

一缕阳光照进来,照在他翻开的一本书上

他感觉这光有点刺眼,便换了一个坐姿,继续他的晨读

从今天起,他要保持这样的晨读

让知识缝合他曾懂得太少而犯下的错,欠下的债

《诗刊》2014年10月号(下半月刊)

除夕夜

不停地咳嗽,干咳

整整一个晚上,我都这样

一包烟,躺在茶几上

像一个犯困的老人

一瓶酒,站在茶几上

像一个沉默的青年

……一壶茶,坐在茶几上

冒着热气,似乎想说什么

窗外,有人燃放烟花

凌晨的夜空中,昙花似的

绽开了,小面积的灿烂

——我已经不爱

曾让我痴迷的这个夜晚

不停地咳,咳出了泪

《诗刊》2014年10月号(下半月刊)

(徐学,原名徐存祥,徐洼村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