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预科教程》简介
《大学物理预科教程》这本书是由张茹,刘志鹏主编创作的,《大学物理预科教程》共有200章节
1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1篇 力 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1.1 质点质点系 1.1.2 参考系坐标系 1.1.3 时刻和时间 1.1....
2
前 言
本科预科教育是衔接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桥梁,物理课程是理工类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尤其是对于自动化、机械、电子、通信等专业的学生,在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
第1篇 力 学
力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的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过程,或者是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变化过程。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
4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
5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
6
1.1.1 质点质点系
物体的大小、形状、质量千差万别,运动方式各不相同。一般说来,物体在运动时各部分的位置变化是不同的,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例如,地球除绕自身的轴线自转外,还绕太阳公转...
7
1.1.2 参考系坐标系
在自然界中,大到星系,小到原子、电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之中,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因此...
8
1.1.3 时刻和时间
“时间”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能遇到。在物理学中,它代表一个重要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飞机什么时间起飞?”“时间”指的是物理学中“...
9
1.1.4 位置矢量运动学方程
物理学中有许多不同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矢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标量,如质量、时间等。矢量和标量运算法则截然不同。标量的运算方法是代...
10
1.1.5 位移路程
1.位移 在图1.3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有一质点沿曲线从点A(时刻t 1)运动到的点B(时刻t 2),质点相对原点O的位置矢量由r 1变化到r 2。显然,在时间...
11
1.1.6 速度
1.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位置矢量描述质点某时刻的位置,位移描述某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置变化,但不能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因此需要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 若质点在一较短...
12
1.1.7 加速度
速度是个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当质点做一般曲线运动时,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不断改变,所以速度的方向在不断改变;而运动的快慢也可以随时改变,即速度的大小也在不...
13
1.2 几种基本的运动
...
14
1.2.1 直线运动
所谓直线运动是指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坐标系的一个坐标轴建立在该直线轨迹上,就能够使数学处理大大简化。因为当一个坐标轴建立在该运动直线上时,...
15
1.2.2 抛体运动
1.运动叠加原理和运动的分解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常常可看到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几个不同方向上运动的情形。大量实验事实表明,宏观物体的一个运动可以看作由几...
16
1.2.3 圆周运动
1.自然坐标 在质点的平面曲线运动中,当运动轨迹已知时,常用自然坐标系表述质点的位置、路程、速度和加速度。例如,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其轨迹是已知的。 如图1....
17
1.3 相对运动
质点的运动轨迹依赖于观察者(即参考系)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一个人站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上,竖直向上抛出一块石子,车上的观察者看到石子竖直上升并竖直下落。但是,...
18
1.3.1 基本参考系与运动参考系
两个做相对运动的参考系,如图1.26所示,先选定其中一个作为基本参考系K(通常选地面),如果另一个参考系(车)相对于基本参考系K在运动,则称其为运动参考系K′。...
19
1.3.2 伽利略变换
将式(1.69)对时间t求导得 即绝对速度等于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的矢量和,这一关系式称为伽利略速度变换公式,也叫经典力学的速度变换定理,它描述了不同参考系之间...
20
1.4 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
运动学的问题一般分为两大类。 图1.29 例1.13用图 第一类问题是已知质点的位置矢量r=r(t),求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对运动方程求时间的...
21
思 考 题
1.公路上有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沿着相同的方向行驶。试说明:用什么物体作参考系时,这两辆汽车相对于参考系都是静止的?用什么物体作参考系时,它们又都是运动着的?...
22
习 题
一、选择题 1.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r=at 2i+bt 2j(其中a、b为常量),则该质点做(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
23
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上一章讨论了如何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本章将讨论质点为什么做这样那样的运动。动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三大定律,以牛顿三大定律为基础的力学体系叫作牛顿力学,也叫作经典...
24
2.1 力的基本知识
...
25
2.1.1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单位是牛顿(N)。表示力的常用的符号有F、f、N、T、G等。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力产生的条件是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26
2.1.2 力的三要素、图示、示意图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中,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了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会发生改变。 如图2.1所示,用水平力轻...
27
2.1.3 力的分类
按力的性质分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力的性质不同指的是力产生的原因不同。 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力有拉力、张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引力、斥力、动...
28
2.1.4 力的合成与分解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景,一个物体通常会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例如,两个同学可以共同提起一桶水,也可以让一个同学提这桶水,我们可以说两个同学提水桶的力与一个同...
29
2.2 常见的几种力
自然界中力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人们按力的表现形式不同,将其称为重力、正压力、弹力、摩擦力、电力、磁力、核力等。但是究其本质而言,所有的这些力都来源于四种基本的自...
30
2.2.1 万有引力
世界上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作万有引力。牛顿将万有引力遵循的规律总结为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质点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