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勺效应”:综合美感的衰减与失迷
既然歌剧综合美感是歌剧各构成元素各层次、各系统高精度整一均衡地有机组合的产物,那末很自然地,构成歌剧综合体的任何一个元素、任何一个层次、任何一个系统在参与歌剧综合美的创造时未能达到组合状态的有机性,都在不同程度上不可避免地造成歌剧综合美感的衰减乃至迷失。在自然界,生命现象的一个规律是愈是低等动物,其生命力愈顽强,愈是高等动物,其生命力愈是脆弱。歌剧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虽与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有着根本的区别,但在这一点上道理却是相通的。歌剧是一种高级综合艺术,各元素、各层次、各系统之间的组合状态纵横交错,相互关系极其复杂,精密度、和谐度、均衡感的要求极为严格,这也决定了它的综合美感是相当脆弱的和极易受到伤害的。
当然,由于各个构成元素、各个系统处于各不相同的层次上,它们在歌剧综合美感生成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即使它们在歌剧综合体中未能达到应有的有机程度,那末它们对歌剧综合美感所造成的伤害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概括起来说,它们所处的层次越高,对歌剧综合美感生成的影响(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就越大。例如,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亚系统群这个层次上,即一部歌剧在形式构成、内容构成、载体构成这四大基本元素上出现了倚重倚轻、组合稀松、熔接粗鄙、缝连突兀、顾此失彼、比例失衡等现象,那末这将对歌剧综合美感的生成造成全局性的伤害。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较低一级层次即子系统群之间,例如发生在形式诸元之间,那末它对歌剧综合美感生成的伤害就要相对减弱一个级次,但它也足可毁掉一部歌剧。如果再降低一个层次,即这种情况发生在小系统群(例如声乐与器乐之间,或这个演员与那个演员之间,等等)中,那末它对歌剧综合美感生成的伤害将是局部性的,不至于对整部歌剧的综合美感形成整体性的危害。
所谓“漏勺效应”,这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一种也许并不恰当的借喻。它的含义是:歌剧综合美感犹如盛在一个勺子里的、由各种成分化合而成的溶液。它的完美状态是滴水不漏的。但这种理想的完美状态毕竟只是一种艺术理想,完美无缺的作品在现实中恐怕很难找到。缺憾就是漏洞。漏洞越多、越大,歌剧综合美感就流失得越多、越大。对于歌剧这个综合体说来,有机性差的层次越高,勺子上的漏洞就越大;有机性差的层次越低,它所造成的漏洞就越小。如果这把勺子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漏洞,成了蜂窝状的漏勺,那末歌剧综合美感的溶液便从这些漏洞中流失了,这就无可挽回地导致歌剧综合美感的衰减乃至迷失。
当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足的。“漏勺效应”只是说明了歌剧综合美感生成的高难度和极易受到伤害的脆弱性,而不是提倡人们去修补漏洞。歌剧创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程,每一部作品的创作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它在本质上与修修补补、整旧如新的“修理业”毫无共同之点。艺术家在从事歌剧创作时要时刻注意歌剧综合美感的整体有机性及其生成过程的活泼泼的生命本质,这才是“漏勺效应”想要提醒人们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