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宣叙调的戏剧性功能

第四章 歌剧宣叙调的戏剧性功能

首先要声明,本书所说的宣叙调是一个包孕甚丰的概念,它不仅是指古典编号体歌剧时期那种有一定的结构和篇幅、可以独立编号的宣叙调,而且也涵盖了一切以语言的自然音调为基础的吟诵性、朗诵性、宣叙性的声乐形式;从结构上说,它可以是表达某个单词的几个乐音,也可以是一个乐句、乐段,甚至可以是一个独立结构或者一个独立场面。

宣叙调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吟诵性,是对人类语言所蕴含的自然音调(高低、强弱、快慢、明暗)艺术化的延伸与适度夸张,通过对语音、语速、语势的音乐描摹揭示其语义、语境及其情绪色彩。

宣叙调的吟诵性和咏叹调的歌唱性是歌剧音乐特性的两个基本侧面,两者以不同的性质和面貌参与歌剧音乐戏剧性的构成。可以这样说,一部歌剧音乐发展史,正是吟诵性与歌唱性之间的关系史。正是这两者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依存、彼此渗透,勾画出歌剧音乐戏剧性发展历史的基本轮廓;而两者你争我夺,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其结果便是其他歌剧音乐体裁——对唱、重唱、合唱、乐队音乐统统被划为两大阵营:要么是吟诵性的,要么是歌唱性的;而吟诵性和歌唱性在这些音乐体裁中的结合与互渗,不过是两者共同需要而作出的临时性妥协而已,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独特性并未因此而改变,仍然可以很鲜明地辨别出——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有关章节中详加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