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过亚丁至红海

2.过亚丁至红海

二十日,自锡兰行。廿五日六时,望亚丁,山势若火,雄奇绝甚。英人凿山筑垒,扼险以瞰海道,令人可惊。得诗一章:

夕阳见亚丁,雄山临海角。峰峦簇嵯峨,铁色立若削。尖矗皆火势,累累走楼阁。意态何崷崒,金精横秋岳。斜坡下走者,亦复成剑锷。边海势奇甚,麦加更何若。想见山川雄,摩诃末乃作。仗剑扫欧亚,称天传教铎。至今千馀年,遗种虽少落。大教自盛强,横绝非亚漠。武人兼君师,大地汝趻踔。我昔得骏马,云产阿剌伯。雄姿挺剽锐,追风走历落。今犹思其雄,况睹山狞恶。惟天设奇险,石势环荦确。红海此门户,强英先据攫。炮垒洞山腹,旌旗表苍莫。锡兰与坡港,遥遥相犄角。远将大印度,一网无遗落。尽握海王权,张翼远其啄。嗟尔竞争世,海险无复获。

亚丁山势,耸特无伦,英人夺之于法,沿山炮垒。终日倚阑,望之叹息。追思所过要地,凡锡兰、槟榔屿、星架坡、香港,将二万里,皆英垒也,海权无与争锋者。不止中国事事落人後,即欧洲各国,亦无不让英人占尽要着,岂天纵使然耶?抑亦谋国者有不臧耶?

自香港至西贡,九百十五海里。

自西贡至新架坡,六百三十七海里。

自新架坡至锡兰,一千五百九十七海里(锡兰距港三千一百四十九海里)。

自锡兰至亚丁,二千一百十七海里。

亚丁距香港,共五千二百六十六海里,凡为中里一万七千一百四十八里。每海里当英里六十之六十九有半。然则当多三千里之间,近于二万里矣。

过亚丁诗

将二万里皆英垒也

亚丁土人黄色,微近华人,多持鸵鸟卵羽来售。羽可为扇及西女肩挂。吾以二先令得卵及扇各一,携之他方,则为异宝矣。亚丁海面,有飞鱼万千飞跃。其身长二尺许,嘴长数寸,似剑。鱼有翼,《吕氏春秋》谓雚水之鱼名鳐,有翼。雚水在西极,岂传闻即此耶。(启超案:据此可为古代东西交通早开之一证)。飞鱼有入船者,光景亦奇。

二十六日九时,自亚丁行。左右皆岛,约九里许,并尖峻之山。海底故皆礁,昔号为“流泪门”者,今履之为坦途矣。四时至丕伦,一平迤之岛也,有英炮台。过此即红海,波浪澄碧,左为阿剌伯,右为阿非利加。两岸夹山,右平迤而左峭拔,波平如镜。至近苏彝士河处,两岸山景尤佳。加好风相送,迥非亚丁之热。昔人多言过红海热甚,此次清风拂拂,船人皆喜为天幸也。望阿剌伯山势之雄拔,想见阿剌伯人才之盛,宜其文明之发,为欧洲师也,甚欲一游之。

红海夹山,澄波不漪。水深碧,与日本九州海内同。实非红海也,昔人偶用为名耳。

想见阿拉伯人才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