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及廊

门及廊

驱回罗马市中,无往不见高耸雲表之彼得寺。一至彼得场(寺前广场),豁然与寺门觌面。中矗尖柱(见後),旁竖喷泉,而柱廊张为两翼。正门之外为廊,廊外为台,台广如殿基。由场而上,石阶十馀级。台阶正中坦而圆,铁链为栏,向为常客所不敢登,仿佛纳陛,今已不然。

门廊前额,大字刊落成之年(此记门成之年),及在位景宗之名姓,与其在御之年(文见下)。入口之上,其内向处,有聚珍画一方,乃乔笃所图,为有名杰作(一二九八)。图名曰《船》,位置不当光线,故游人罕寓目者,然有关教式,不可不记。其画为一船,载耶稣使徒浮海遇风(邪魔来侵意),耶和华在天际为遭难者祝福(景教标象用船),右角耶稣拯彼得于浪中,对面坐渔父(信徒希望意)。此画屡易地位,又多人修改,渐失乔笃真相,而结构佳处固在。至其位置于此,具有深意。先是景徒大率由多神教改依,此等人习于偶像教式,虽依景教,不忘旧礼,每于未入寺之前,转身先拜太阳(景寺例必西向,而彼得寺独东向,拜太阳必面东,故转身向门外而拜)。在景教不许拜太阳,而此习骤难革除,故于廊内面特置此画,彼转拜者自用其拜太阳之习惯,而在景门视之,仍是专拜耶稣,可谓两无窒碍。

使徒浮海遇风图

门额腊丁文曰:“IN HONOREM PRINCIPS APOST PAULUS V BURGHESIUS ROMANUS PONT MAX A MDCXII PONT Ⅶ。”

大意言:“罗马某姓,景宗保罗第五之第七年,为使徒首领(指彼得)于一六一二年”(不言建而建意已含其中)。通常景寺必有门额字,表明建寺年期与用意所在,而简字居多。此寺额大,故字较完,然亦仍有简字。

中门镂铜为之,尚是旧寺物,欧勤四时所作。每门三方围,中镂彼得、保罗殉教状,及欧勤在位中大事,如佛棱次宗教会议、日耳曼帝加冕等。围外缘格所绘,尽是神话中事,如嘎尼美特,及赉达与天鹅之类。可见罗马不恶多神偶像,凡美术上可珍之品,并不以异教而毁坏之也。

廊内墙上石碑,有关寺史者三。一为格雷郭理二寄附橄榄产地若干,专为寺内忏悔磴燃灯用油之纪念。二为千三百年婆尼法爵八之教敕,许猷勃赉节免罪(即开圣门之节,详下)。三为沙尔曼颂美阿特利安一之腊丁文,乃景宗遗物之最古者。

正门左有所谓圣门者,常塞不开。门画一巨十字,遇圣年举猷勃赉式,乃开此门。旧约(利未记二十五章)摩西律:凡人七日一息,为安息日;地七年一息,为安息年。核数至七七四十九年,凡遇安息年七次,是为禧年。禧年每五十年一次,然所谓五十年者,其实止四十九年。西人至今称一周为八日,而实止七日,称二周为十五日,而实止十四日。希伯来古语亦然。禧年即第七次安息年也。此五十年一遇之禧年,希伯来文称为猷拔尔之年,辗转译音,遂为猷勃赉年。摩西律,当禧年之七月十日,为赎罪期,遍地吹角,布告圣年,土地休息,不耕不植,负欠悉免,奴隶反于其家,有大赦之义。景教引之,定为圣年举猷勃赉式,以普赦景士、景徒之罪戾。在景教初期,景士有犯教法者,绝斥无赦,寻许忏悔以赎罪。而景士渐多,罪戾亦增,忏不胜忏,赎不胜赎,禁范渐弛。一三〇〇年,婆尼法爵八患之,制为每百年一圣节,举猷勃赉式,命景士躬至罗马,巡拜各寺(在他处者巡拜景宗所指之寺),忏悔罪戾,歌诵祈祷。设听忏之官,酌其罪之轻重,责以誓,誓有大小。至克雷孟六,缩短期限,以五十年为圣年。乌尔庞六以耶稣在世三十三年,故又以三十三年为圣年。保罗二更半五十之数,以二十五年为圣年,而景士于猷勃赉所当行之事,许以纳金代劳。盖此时历代景宗,以敛财壮彼得寺工为事,凡此宽例缩期,皆所以聚货也。聚货之极,乃卖免罪符,因致改革,论者咎焉。改革之後,景势式微,政事无可问。故自息司朵五以降,每于圣年之外,举行猷勃赉,名曰穰民,或穰田,均无不可,一视乎景宗之意兴矣。将行此式之前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景宗躬亲执斧,削其石灰(石灰泥门上,示不开),然後开通圣门。圣门开通,必先由景宗率君牧师等,衣大礼服入内,寺内奏乐歌圣诗,门乃大开,许公众入寺。一九〇〇年曾开此门,时予在日本,报纸所传,神往而惜未见也。其先一八五〇年、一八七五年均未开,以正逢义国革命之故。

门额腊丁文

圣门

五十年一遇之禧年

“开圣门”之仪式

廊上有楼,正中凸出寺外者为拔尔贡(形如台),面临广场。景宗新选加冕,有礼式于此。耶稣复活节,景宗立此为民祝福。众民匐伏于道,瞻仰景宗颜色于拔尔贡上,谓得于此日一见景宗者,获福七年。彼得广场上,人为之满,最是大观。

廊之两端,向有两骑马石像,右为沙尔曼,左为康斯坦丁。两帝皆于景教有大功者。今左端改为景宫通路,康像必入景宫乃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