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沿革得失
罗马开创,在周平王之二十一年(西前七百五十年)。罗慕路王之人口不过数千,盖野番部落云耳。经二百四十一年,废王而改为共和政体,则当孔子时矣。盖部落之俗,本是团体政治,而非君主政治也。特其时意大利未有文明大国,而罗马人得据冲要之地,以渐扩充而征服诸蛮。盖变贵族政後,立总督官二人,年一易之。其人在位,必以开疆辟土立功为荣,故最重凯旋之礼,而亦以掳掠为事,乃真野番故俗也,而沿尚武之故。至周赧王三十七年(西前二百八十年)抚有南意,盖立国五百年,日事开辟,亦仅得此区区小国耳。盖是时自希腊数岛外,欧陆未辟,皆同野番,比如今辟南美洲然。其与我国经三代之盛,迥乎异矣。经秦汉二百年,西比亚、马黎、苏拉、绷标、恺撒诸将,乃能推广于地中海沿岸,兼吞众邦,遂成一统之大国。数百年来,无岁不征。盖专以战争为业,有同匈奴、蒙古之俗焉。其得成大国,亦以此也。
恨力薄不能多购
罗马历史
掳掠为事
战争为业
既日以征伐灭人国为事,故掠敌人以为奴隶,而货卖役使之。掠敌财而壮丽其都府,奢靡其服食,而罗马人乃豪富役奴而无税焉。此其行同劫贼,亦与匈奴、蒙古无异。
罗马以掠敌人财货之故,积金如山,故争相豪奢,一室皆费巨万。一桌之价,与掠一都城之财同。一月异室,冬夏异处,以孔雀、鹤、鹭为食品,此亦与金、元开国之贵人同耳。其开国之原,盖无足道,实为中国五千年之所无。盖夷狄之行也,去文明远矣。惟既灭希腊後,雅典之文学、政法、美术渐输入之,故法律、文艺渐有可观。而希腊本集埃及、巴比伦、亚西里亚建筑雕刻之长者,罗马人亦师之。故王宫、公室、神庙、浴堂、技场、园囿,皆极天下之壮丽,亦以敌财为之。此如拓跋、金、元之改用华风,如秦政之仿六国宫室,沐猴而冠,由夷狄而进于中国,亦何足与我数千年世界文明比哉!
惟罗马一统之运,历六百年,自汉武帝时至南宋废帝元徽四年而後国亡(自西历前百三十三年至四百七十六年)。历世久长,淹有欧亚,文明自盛,乃理之自然也。此犹起家佣奴,积世贵富,已甚都冶,况千年之旧国哉。得失之鉴观既多,统驭之阅历自出。故所得之地,听其自由;所灭之国,粗收权利,而以宏大之律网罗之,亦自有精妙之律法出焉。今欧洲所用,亦多沿罗马律是也。
罗马人以所统地太多之故,故其政法务为强幹弱枝之计,控制通易之方,今得而数之:
以孔雀鹤鹭为食品
历世久长文明自盛
其将相藩镇大官,皆用罗马人为之,虽多贪横,亦所不恤。盖如蒙古之私其色目人,英人之本种统治印度焉。一也。
都府宫馆务极壮丽,以隆万国之观瞻,而弹压天下。各国入贡之品既多,库藏山积,四海之商品咸集,复有商船百二十艘,以运输于内外。罗马之都,百八十万市民,其富可敌国者无数,盖皆萧何隆上都、观万国之义。二也。
然因是之故,都府文物之遗迹,遂传流至今,以增欧洲文明之壮观与各国之进化矣。今欧洲各国,城都壮丽,为吏士工商万业所聚,有废帝亡朝而无迁都,如人之有脑,实本于罗马焉。
罗马以其国大地远之故,思控御之,乃最讲开通道路之法。凡得一国,必造大道焉,令各属地皆与京师通。其造中间道法,广大洁净,每石广数丈,大小不同,曲相衔接,而平滑如镜。其厚三尺,上下二层,上层合灰石为之,下层细沙作之。两旁石道,高于平地,以便民行。其最长者,西自直布罗陀海峡,东达波斯湾、幼发拉河之路,南达埃及,延袤万馀里,石材坚固,至今尚存。此其大业,可比吾万里长城,亦可惊矣。无事则通商便易,有事则调兵神速。三也。
泰西驿传之法,起自波斯王赛拉司。而罗马帝奥古士多推广行之,定其规则,限其时刻,支以公费。故广土万里,消息迅速。四也。
既临莅众国,必握财权。乃创立国家银行,以租赋所入存于银行中。而更有借贷银行,以便贫民之兴业焉。则全国财政大兴,流通操纵,无不如意。五也。
用罗马人进行统治
隆上都以观万国
开道路
行驿传
设银行
今者重都府、通道路、速邮传、立银行四大政,与其法律大行于欧洲,为盛强之一大原因焉。我国地土广大,逾于罗马,而不知大治道路以速通之;以金银贮库,而不知立国家银行,以操纵财权焉。于以文明不兴,盗乱难平,财货绌滞,甚非统驭大国之道,则愧于罗马矣。而数千年无一作者,道路间有开辟,而银行未识创设。以唐太宗、宋艺祖、明太祖及燕王棣之雄武硕画,才臣如鲫,而思不及此,岂不异哉!
罗马善政,以通道、银行为美矣 宏通石道万里远,税贮银行子息多。二政便于统大国,我于罗马愧如何。
我国数千年,皆以租税贮府库,而不知设立银行。昔户部之银,常数千万,堆积如山。各省藩库,亦略百万,江宁则多至五百万矣。其馀府县,皆十馀万、数万不等。既不知取息,尤不便流通。而终日仰屋呼贫,乃至鬻官开赌。夫以利息之正义,则认等作恶;以鬻官之大祸无耻,则视若当然,此真愚狂不可解者矣。若谓此非古义,今且勿引伪《周礼》“国服有息”之义,且试问古者纳总纳桎,而今日折色纳银纳钱,亦何尝是经义乎?昔罗马人亦以取息为恶,柏拉图、亚利士多德皆不取之。盖古人不解理财之义,固中西同一俗哉!
今各国之富强,全藉银行为转输。吾国人处此大变,亦知之矣。户部及各督抚,亦多议及银行矣。而纷纷向外招股,而不知即用所收之税为之。此又知二五而不知十,其愚不可及者也。凡一国各有风俗所滞之蔽处,当其一间未达,甚难通之。及其豁然,乃觉昔者之蔽为大可笑也。吾国为府库财三字所蔽亦甚矣。
论我国不设银行之失
罗马立国类于秦。其始统一意大利,如秦霸西戎。其近取希腊,类于秦之先取西周。其南灭迦太基,如秦之灭楚。其开西班牙、高卢,如灭蜀。其取亚美尼亚、亚西里亚、巴勒斯坦,如并韩魏。其灭巴尔的,如灭赵。是四国者,皆幼发拉、泰格里两河域之强国也。其取黑海之奔多,如灭燕。其敌波斯,如结齐。其取埃及,如灭东周。皆以数百年之战争,而後成功于一旦。各国皆有精兵,文化亦与战国同。惟其立国一统,皆与秦类,故谬称为“大秦”,诚有故也。
而汉之承秦,土地政治无异。其汉、魏、晋、宋人种内乱,不过如罗马历朝之变,与外族无关。(启超案:五胡十六国虽多属异种,然其发难者复已同化于中国,受中国之教育,凭藉中国之官职而因以作乱,其情形与辽、金、元不同,故曰与外族无关也。)罗马日受日耳曼之扰,亦与匈奴之南侵相类。其文治、哲学、法律、政治之美,与汉、魏、晋、宋无异。及我国魏蜀吴时代,益以公孙渊之辽,实为四国。与罗马地克里生帝、马西怜、君士坦周、卡比铎之分国为四无异。君士坦丁复统一之,与晋武帝之复为统一无殊。日耳曼诸部之南侵,东罗马之偏安,与晋末五胡之乱华、南朝之偏安,亦无一不类。拓跋魏之强大,类于沙立曼之霸。北分德、法,而东罗马尚存。与我之北分齐、周而梁、陈尚存,亦无一不类。
罗马立国类于秦朝
汉魏六朝与罗马之比较
惟隋唐混一华夏,而欧土无一英雄如周武帝、隋高祖、唐太宗者,遂使欧洲之不幸为千年争战之黑暗世界;而亦幸而因竞争以产今日之文明,得开辟大地。我国幸而一统千年,得以久安;不幸则以无竞争而退化,至有地球主人翁之资格,而反致危弱也。求所由然,则我国地形以山环合,欧西地形以海回旋。山环则必结合而定一,海回则必畸零而分峙,殆无可如何者耶?故马基顿、罗马之一统实年不过六七百;而战国、三国、六朝、五代之分裂,亦不过六七百年。我国数千年以合为正,以分为变;彼土数千年以分为正,以合为变。此则其大同而相反之故,而一切政俗因之。呜呼!岂非地形哉?故我睹地中海,而叹漭漭之大波也。
《禹贡》以五服分地治之亲疏,《春秋》以己国、诸夏、夷狄分三等。後世忘之,岂知人治之不得不然者耶。苟未至大同,则无五服、三世之分者,势将渐弱。盖三代至秦,皆有己国以与他国相对待,又有诸夏以与夷狄相等差,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亦理之自然也。罗马以意大利为己国,而後次第平列邦,故最爱罗马之民,以执政权,其後渐推权于意大利民而止。其于新定之邦,号曰“布尔宾”,则仅羁縻赋贡焉,所谓藩属,视为诸夏也。其于日耳曼诸部,则夷狄之薙芟焉已耳。以其有内国、外国之分,故日事征伐,以辟土为事,故能致强大。我国自汉後,以禹域为内国,此外皆夷狄,无诸夏之一义矣。夷狄则部落散漫,粗羁縻之,无足与较,亦无可畏忌。于是专事内治,而不事征讨。此我国之所以不增大,而罗马则增进无已欤?然罗马自奥古士多之後,亦有闭关专内治之意,与光武略同,但其後诸帝不守之耳。
欧洲与中国之幸与不幸
罗马日事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