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西国艺文
单士厘深受文化薰陶,极具审美能力。她个人的兴趣,始终是在艺文学术方面。《癸卯旅行记》中有一节关于托尔斯泰的介绍,在中国恐怕要算是最早的:
托为俄国大名小说家,名震欧美。一度病气,欧美电询起居者,日以百数,其见重世界可知。所著小说,多曲肖各种社会情状,最足开启民智,故俄政府禁之甚严。以行于俄境者,乃寻常笔墨;而精撰则行于外国,禁入俄境。俄廷待托极酷,剥其公权,摈于教外(摈教为人生莫大辱事,而托澹然);徒以各国钦重,且但有笔墨,而无实事,故虽恨之入骨,不敢杀也。曾受芬兰人之苦诉:欲逃无资。托悯之,穷日夜力,撰一小说,售其版权,得十万卢布,尽畀芬兰人之欲逃者,藉资入美洲,其豪如此。
《归潜记》十二篇,《彼得寺》和《新释宫》两篇详细介绍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和罗马有关史事,旁及罗马之神话故事,极富文化史的价值。其尤妙在皮里阳秋,娓娓叙来,而讽喻自见。如叙寺藏“耶稣受拭之巾”云:
当耶稣自肩十字架登山受钉,中道喘息。妇人威隆尼加怜之,出巾拭其汗。一拭,而耶稣神貌即留巾上不去。……此巾为约翰七访得,于707年藏彼得寺,后移圣灵寺。罗马贵族六人,各持一钥,非六人齐集,巾不得出。……1440年复移彼得寺。有西文著名游记言:“此巾吾亲见之,确无可疑为耶稣受拭之巾,必毗山丁美术,其麻织绘工,确是七、八世纪(!)之物。”两用“确”字,可知其所以“确”矣!此巾每年于圣木曜节、好金曜节、东日节出示信徒,倏悬墙柱数秒钟。人苟得一见,云可免七千年之罪,真子孙百世之业矣!
《景教流行中国碑跋》、《景教流行中国表》、《摩西教流行中国记》、《马可博罗事》等篇,为中西交通史和宗教史研究论文。如述景教流行中国碑文中“弥施诃”一词云:
弥施诃者,希伯来字为Meshiha,叙里亚字为Mesiha,希腊译为Christos,腊丁译为Christus。《新约》约翰一章四十一、四章二十五、皆言弥赛亚即基督,配译最相吻合。厥义为受圣膏者,谓受抹膏礼于耶和华者,基督一人而已;基督之神,必先亲受抹膏礼于耶和华,而后成圣也。碑文“景尊弥施诃”,即今通称之耶稣基督。钱氏《廿二史考异》引《至元辨伪录》:“迭屑人奉弥失诃,言得生天。”即此。洪氏钧言:详《西游记》“迭失头目”注。今洪著《西游记注》不传,无从参证。
《罗马之犹太区——格笃》、《义国佩章记》、《奥兰琦——拿埽族章》、《宝星记》等篇,记述西国礼俗典章,而尤以《罗马之犹太区——格笃》为有深意。其述罗马迫害、歧视犹太人之情形云:
古罗马习惯,……迫令犹太人喀尼乏尔节日竞走于群民嘲讪之中……驱驴于前,犹太人逐驴后,仅许围一缕布于腰下,四肢尽裸。犹太人后为水牛,牛后为野马,凡不以人类视犹太人也。
……今虽不用此例,而犹太人尚于节之第一土曜,往嘎毕都行敬礼于马鞍。盖纪念往事,而谢马之娱罗马民以代己也。
单士厘明白表示:她写这篇的目的,是为了“以示亡国遗黎受辖于白人治权下之情况”。在正文之后,又特别加了一行话:“此格笃记,阅者宜细心味之。数百年后,吾人当共知之。”这无非是暗示同胞,如果中国还不力疾自强,保国保种,犹太人的惨况就会落到中国人的头上。在谈艺文、逑史事的时候,她依然没有忘记国家和人民,始终保持了一个启蒙者的良心和激情。
《归潜记》最有价值的是《章华庭四室》和《育斯》两篇为中国介绍希腊——罗马神话之嚆矢。
《章华庭四室》从介绍乏氐刚(梵蒂冈)收藏的古希腊石雕开始。四室一室一雕,为劳贡(Laocoon,拉奥孔)、阿博隆(Apollon,阿波罗)、眉沟(Mercure,墨耳库里)和俾尔塞(Persee,柏修斯)等神与英雄的雕像。以四位神人的故事为经,穿插叙述了金苹果、特洛伊之战、木马计、大蛇丕东、达夫奈化月桂、奥林匹亚山、百眼怪、九位缪斯、奥德赛、潘、美神、黄金雨、美杜萨等有名的神话。其叙美杜萨(梅窦思)云:
梅窦思者,福尔希(海中神之一)第六女也,与其两妹共有三皋尔拱(Gorgos)之称。……或谓三人但有一目一齿,公而用之,齿利胜野豕之牙。或谓口鼻无缺,且艳丽,但有毒,见者辄迷。雕画象多从后说……海神讷都诺者,好色不亚其兄,知梅窦思之美也,变为鸟,攫之飞,止于女战神密讷尔佛之庙。梅窦思即与庙神较美。神恶之,悉改梅发为蛇,俾损色;又变梅目力,俾见者成石,不为所迷云……
《育斯》专论Jupiter(今译朱必特)及诸神世系,兼及神话之起源,希腊神话流传罗马后之转变,古代之神庙、神职与仪式,神话与宗教,育斯崇拜为多神至一神所自始,……实可谓为近代中国第一篇自成系统的神话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