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奥
景寺必有神奥。神奥为一寺行政之厅衙,又为宝物之仓库。彼得寺行政繁,宝物富,故奥亦独巨,为一七五五年庇约六所增建,入廊多旧寺残碑饰墙,有彼得、保罗两大像,亦当日旧寺物。
正中一室,亦作刹埤式,有多沟形之石柱八,从阿特利安离宫取来,罗马时代物也。此即寺中行政之所,每日牌示祭礼于此,各处锁钥藏此,日用祭器等亦藏此。
旧窖非旧新窖乃旧
世界无二之珍品
神奥(圣器所)
左室中有刹埤,有旧画二(一为猷尔所画玛利耶稣)。再进一室,有景宗坐位,乃少数会议之所,名画不少。有旧垩画残片,绘天使奏乐者,极有名,美洛错笔也,曩日以饰使徒寺之艮覆者。其尤佳者一片,今在义王宫。
又有一刹埤,油画彼得见耶稣图,不知画者名。彼得双目,绘法最精,观者任立何处,仰望画中彼得,则彼得双目无不注射观者,为游客所乐道。予试之果然。
右一室即奉寒热玛利处,其龛为名家独那堆洛所作。
再入即藏宝物之库,重门严扃,本非游客共到之地。予以屡屡来寺,景士以予必为崇拜景教之最虔者,故以观否宝物为问。予欣然请观,候之良久,取数钥而来。先导一室,列柜皆祭礼衣,盖一种礼节专用一种衣披,别之严即藏之富也。有中国绣礼服一披,工极精而花纹参教派,盖景士在华定绣者也。辟库门而入,见十馀柜,藏历世景宗历来大典所用之十字架、烛台、杯龛、种种金银器、磁器、玻器、明珠、宝石,雕绘细工,灿闪目前。导者一一指告,以藏物过多,无暇静听。细观其中以沙尔曼帝加冕时所服之衣,及景宗所用三重冕,最惹注意。沙为西罗马帝时,在康斯坦丁堡,用毗山丁最精绣工绣此衣。加冕时,服此衣而侍弥撒礼,矢誓从教。(沙之誓曰:“予践帝位,请对于耶稣之名及彼得而矢曰:凡上帝所畀予之权力,予悉举以卫教。”)予所见时君加冕礼服,大率皆银鼠带尾氅裘,而沙帝独用教服,岂时代不同,氅裘乃後起之物?抑沙帝崇教,独衷教服?更或二衣并用?不可知矣。所谓三重之景宗冕者,初,景宗戴牧师冠,加二孔雀毛。後欲比于世界君王,乃加一金圈,以肖王冕。至倍鼐悌朵十一(或谓婆尼法爵八),以为仅肖王冕不足示尊,我宗教必权驾世界君王,则冕制亦应加等,乃又加一圈。至乌尔庞五履景位时,本不在罗马,罗马自有一景宗,则又加一圈以示己乃正统景宗,视彼罗马戴两圈冕者为尤尊,故至今冕遂三重,既高且重,闻戴时颇不易云。冕上所缀珠石,为世界珍品,本玛利及海美尼二人之物,二人均罗马帝霍诺镏之妻,一为司氐利嘎妹,一为司氐利嘎女。西例至今婚配不重行辈,初无足怪。又有金制巨钥,与冕同藏,一若传国玺然,即以为彼得亲受于耶稣之物,谁曰不可。
宝物之库
神奥所在,适当昔日鼐龙场之中央。今寺前尖柱,曩立于此。尖柱由嘎利古拉帝从阿非利加运来罗马,来时在沃司梯港登岸。当时港岸,幾为一柱所占,举以饰栖尔果场。博物者谓是罗马仿埃及物。栖尔果场为嘎利古拉所创,而落成于鼐龙时,故名“鼐龙栖尔果”,或亦兼冠嘎名。第一次虐教,即在此场。
鼐龙者,罗马帝名。先是鼐父某死,母曰亚格里宾者,携鼐改嫁于克老第沃帝,而鼐遂俨然帝胄。景纪45年,亚格里宾毒死克老第沃,谋于近卫军,以强力立鼐为帝。古罗马近卫军,恒于弑废拥立上有莫大势力者,故克帝虽有子不列颠尼哥,弗敢争也。鼐性本温,时方九岁,一切政治,悉承师训,故最初五年,政大治,罗马史所谓“鼐龙五年之治”,有一专词者也。然亚格里宾颇嫉其师,渐于政权,终以不得专恣为恨,乃怒鼐,而又与近卫谋立不列颠尼哥。事为帝党所觉,五五年,鼐宴不列颠,即席毒之。顾帝后间嫌隙愈深,帝略得狂疾。六四年,罗马大火,后党诬之,谓鼐实纵火,且坐奏脱罗耶毁城乐曲以逞快。脱罗耶被毁,古来至惨事也。由是民大愤,而近卫军利帝位之频易,亦附和之。鼐惧,宣言剿杀景徒以赎罪,此第一次虐教所由来也。相传鼐龙场中大宴,取景徒若干缚于柱,排列成行,围以枯草,涂以油脂,至夜燃之以当燎,军民大乐云。予曾见其惨图,所不忍谛视者也。
冕有三重既高且重
埃及尖柱
尼罗事迹
景纪六七年,彼得被获,受十字刑,正在尖柱下临刑。彼得请死于倒十字,谓不敢比于耶稣。罗马本有倒十字刑,乃许彼请,或曰钉死,或曰缚死,或曰钉绳兼用而死。一五八六年,息司朵五命丰丹那移此柱于寺前(即今之位置)。植立此柱时,需人八百,马百五十,卷绳器四十六具。丰丹那云,重量九十六万三千五百三十七罗马磅云。未移柱之前,息五入彼得寺,礼大弥撒,盛祝丰氏及众工人福,并命柱升时,不得有人语,语者死。迨柱缓缓而升,升至中途,忽然不动。众正屏息间,忽闻大声曰;“润其绳!”工人先未受此指示,闻言又不敢问,惟亟润绳。绳润上引,柱动而植。当时实一工人,见引绳幾断,亟而狂呼耳,按命令应处死,无如柱赖以立,督工者大发仁慈,不忍加刑,乃谓此声发自上帝耶和华,众工亦默喻无言。柱又名彼得罗针(彼得,渔人,故有此称)。柱既立,息五宣布:凡过柱下者当拜柱尖,口诵《吾父》(《吾父》者,祈祷之歌词,词起于“吾父”一字也。凡祈祷歌词,均以首字称。此称吾父一字,即指此歌全词。犹关雎二字,即统指《关雎》三章也),则免罪十年云(中世纪时相传,柱顶球中有儒略恺撒骨灰)。
罗马大火
虐杀教徒
立柱奇闻
“吾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