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流行中国碑跋
此积跬步主人残稿,弃置箧中。予以为考证新确,实出嘉定、仁和上,故命稻孙补缀成之,为予记增色。
自景教碑出土,而何教名“景”,实增学者一番探讨。学者非不知大秦之奉基督教也,非不知此碑“十字”、“七日”之说之即指基督教也;徒以碑文有“波斯睹耀”之句,碑下有似回非回、似梵非梵之字,遂不得不于回、佛、祆、摩、基督之外,别求所谓景教者。博学如嘉定钱氏、仁和杭氏、顺德李氏,且不敢定为基督,固由愈博学愈不敢率断,亦苦无载籍以为之证也。至吴县洪氏(钧),以文学儒臣奉使西欧,始据西文书断为即今日西教(见《元使译文证补》卷廿九之《景教考》);惟洪氏以补史馀笔,偶焉涉及,故言之未详。有番禺杨荣鋕者,基督(新派)信徒也,颇读中国书,撰《景教碑文考证》三卷,所考綦详。惟彼志在阐明教说,故广引新旧约,不免多所附会。(《中西纪事》所论景教,纠纷不清,郐下无讥。)予以为非将碑中三数实事名词及碑额雕刻教标诠证真确,必不能徵信于学者,其他文人词藻,非所重也。(俾文必当时华人代笔,非大秦僧景净自撰。)碑中所谓“阿罗诃”,所谓“弥施诃”,所谓“娑殚”,所谓“廿四圣”、“廿七经”以及所谓“室女诞圣”、“波斯睹耀”、“三一分身”、“亭午升真”等句,碑额两旁之基路冰,正中之十字纹,碑下似回非回、似梵非梵之文字及纪年,皆彼教确证。知此而景教之为基督教,何难永定?
关于景教之考证
景教者,基督旧教之聂斯托尔派(Nestorianisme)也。据碑,贞观九祀(六三五)至于长安,十二年为建寺;则教入华境,必在七世纪之初。入中国後,不能不定一名称,而西文原音,弗谐于口,乃取《新约》光照之义(屡见),命名曰“景”。景又训大,与喀朵利克(Catholique)原义亦合,可谓善于定名。(其後乃有天主之名,又後乃有耶稣之名。)
当四世纪初年,以罗马帝之允许,得公然行景教。其季年(三八〇),有聂斯托尔(Nestorius)者(东罗马教士,以著书得名,擢康斯坦丁堡之教长),创议言耶稣乃人体之为“推沃茀洛”(Theophore)者,而非真神。“推沃”,神也;“茀洛”,持也,盛也:此喻耶稣体为盛神之器。其意以为耶稣之母玛利,仅产耶稣之体,不产耶稣所盛之神,不当崇称神母。时神母之说方昌,聂氏独犯众论。四三一年,以弗所之宗教会议大斥之,谓神与人既合耶稣之一体,则玛利所产之耶稣体,便是神体;岂有产神体之母,而不宜称神者?聂说败,并禁其传道,聂乃出奔波斯,逾四年窜死。四九八年,聂派之徒独开会议于波斯,定名曰喀朵利哿司派(Catholicos)。自是聂派由波斯逐渐而东,以至中国。西书所载如此,并断景教流行中国之肇始于聂派。聂派由陆路东来,颇弗敢声,未始不仗波斯教力,以达于华。华人但知其从波斯来,不知其非波斯教。读《长安志》、《册府元龟》,知初名其寺曰“波斯”,继乃更名“大秦”。(《长安志》:义宁街东之北波斯胡寺,贞观十二年,太宗为大秦国胡僧阿罗斯立。《册府元龟》:天宝四年诏曰,波斯经教,源出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为名,将以示人,必循其本,其两京波斯寺,宜改为大秦寺,天下诸州宜准此。而碑载贞观十二年诏曰云云,似京师义宁坊建寺已名大秦,非天宝四年所改。岂他波斯寺至天宝方改,而义宁坊之寺夙名大秦欤?抑天宝时,凡真波斯教寺悉强改大秦欤?俟考。)
番禺杨氏之考证
聂斯脱里派
神人二性之说
大秦之为国也,本非西名。聂派人姑以中国向有之名,名其所从来耳。《汉书·西域传》之大秦,指今日之罗马,确无疑义。新旧两唐书之大秦,一名拂菻,则因立国康堡者之号东罗马也,亦遂移大秦之名以称康堡。(今土耳其都城名康斯坦丁诺泼里斯。康斯坦丁者,建城之帝名。诺,连属词。泼里斯,犹言城,今亦省称泼凝。“泼”与“拂”,唇音轻重之别,故阿剌比人称之为拂菻。传之远东,城名、国号往往不分,于是有拂菻即大秦之说。)罗马为宗教之根本,康堡又聂派所从来,大秦为中国所通称,以名景寺,谁曰不宜?惟当时西方教士,不知其教之已东,利玛窦于十六世纪来华,尚未知景教何代流行于中国也。
从波斯来非波斯教
大秦考
旧教自斥逐聂派,奉祀玛利以後,至十六世纪新教出,而玛利又受排击。中国聂斯托尔的派,又为耶稣乙脱(会名)及各新派所挤。据西书载,元宪宗时,景宗遣使路卜洛克至和林,传译者为聂派人。(马哥博罗所著书,亦言中国多彼教人,是元初景教已盛。)又同、光间,俄占伊犁时,有聂派三四百人沦异域,俄人招令归附,誓不从。(两事均见洪《考》)。可见聂派以北方为多,此景教入华鼻祖也。
阿罗诃 阿罗诃者,希伯来字,今西人肖音而配以字母,作Elohim(凡溯及字源者,不能不追考希伯来字、叙里亚字、希腊字。顾此数种字,皆与今日欧洲字母之出于腊丁者,笔画迥殊,写录非便,刊印非便。若希伯来、叙里亚之为左行文字者,尤非便,在西书多不用原字,而用字母配音。今仿其例,用通行配音法,但示其音,下仿此),腊文译为Deus,法文译为Dieu,汉文译为“上帝”,间亦兼译为“主”。(杨荣鋕曰:教王定译为天主,而耶稣教会入中国,有译为上帝者,麦氏译本也;有译为神或真神者,长老会译本也。)原其语根,为说有二。一说原出ue,厥义为强者;一说原出Alah,厥义为可敬又可惧者。将欲配译汉文,惟神字庶畿近之。彼中古昔用此字以代至尊,而不敢呼,称之耶和华神号,此碑语所由来也。(汉译Jehovah字耶和华,新旧约屡见。)昔摩西十诫第二曰:“我耶和华之名毋得妄称,妄称者罪无赦”(《出埃及记》二十章)。希伯来人恪遵诫语,遇经中耶和华字,皆讳不敢声,而诵以代字之音。于是耶和华原字,但存笔画而无声音,今西文配以Jehovah或Javeh者,皆摹拟之音也。(一切耶和华皆用代,惟赎罪祭诵经时可出声,故尚得摹拟逸响。)耶和华(原义乃一虚空动词,训为是,或训为有,均无不可。《出埃及记》三章,汉译为“自有而恒有”,最得元妙)之代字有二:一曰A-dona,不恒用;一曰Elohim,即阿罗诃(尾音逼肖粤人读“轩”字,故或亦写阿罗轩)。顾既有代字,何以希伯来文《旧约》(希文原书,今罗马Barberini宫尚藏一本)仍有出耶和华字,且有耶和华、阿罗诃并出者?此在新教学者,谓摩西五经非其自撰,皆後人纂辑。纂辑者非一派,有用耶和华本字者,有用阿罗诃代字者,且有两字并用者,临文不讳,非发声可比也。在旧教学者,谓正是摩西一手作成,示人以阿罗诃之即耶和华,互用以示无殊,并用以当系索。其然,岂其然乎?
为基督教入华鼻祖
阿罗诃即耶和华
此耶和华字,当希伯来文之译为腊丁文也,作Dominus;译为法文也,作Seigneur:取其意义之相当,不求声音之相肖。(其译为希腊文者,作Kurios。)今综观腊、法两文之景经,凡腊用Dominus、法用Seigneur者,皆希伯来文之耶和华;凡腊用Deus、法用Dieu者,皆希伯来文之阿罗诃。(间出一二异例,不多。)遇“耶和华即尔之阿罗诃”句,亦可无窒碍。今汉译阿罗訶为上帝或为主,自便读者。惟遇偶像之上帝,在腊、法各有专字,而汉文同一上帝,未免索解无从耳。(阿罗诃字,原文用多数,不用单数。新教学者谓:其字甚古,古时多神,神字惯用多数。旧教学者谓:重之,故用多数;即如景经称Biblia即Biblos,书字之多数,犹言书中之书,重之之称。此犹言神中之神,故用多数。此等辨别,可置勿论。但观其字後系属之词,而为单数者,则其字必指上帝一人,应用单数而借用多数者也;若系属之词而皆多数者,则其字不专指上帝一人,指天使或善人也。)
讳原名而诵以代音
上帝一名译称甚多
弥施诃 弥施诃者,希伯来字为Meshiha,叙里亚字为Mesiha,希腊译为Christos,腊丁译为Christus,《新约》约翰一章(四十一)、四章(二十五)皆言弥赛亚即基督,配译最相吻合,厥义为受圣膏者,谓受抹膏礼于耶和华者,基督一人而已。基督之神,必先亲受抹膏礼于耶和华而後成圣也。碑文景尊弥施阿,即今通称之耶稣基督。钱氏《廿二史考异》引《至元辨伪录》:“迭屑人奉弥失诃,言得生天”,即此。(洪氏钧言,详《西游记》“迭失头目”注。今洪著《西游记注》不传,无从参证。)
娑殚 娑殚者,汉文新旧约均作撒,但本希伯来字Haschatan,原义为敌,为反对者。景经名魔鬼首领曰娑殚,《旧约·约百书》中为首见。《昊颂》(未译汉《旧约》之一篇)中指为破坏人道之恶魁。《新约》马太、马可、路加三福音及《默示录》屡见之。此恶魔曩为蛇形而反对上帝者,即《创世记》乐园中教人食智慧果之蛇。
弥施诃即基督
娑殚即撒但(魔鬼)
廿四圣 圣者,豫言者流,亦曰先知。教书中可考者,有大豫言者四人,小豫言者十二人;而所谓廿四圣者,别无专目。杨荣鋕所列廿四圣名,皆《旧约》中人,此必本自景门所传,决非臆定,今据列如下。此廿四人者,大约指有所撰著而言。故杨荣鋕曰,如以诺、那亚、亚伯拉罕、以利亚等,不在廿四之列也。
摩西(相传以《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纪略》、《申命记》五种为摩西五经,且谓出摩西手撰。)
约书亚(约书亚本字与耶稣本字相差无幾,相传除篇末数语言约书亚死殁外,皆其亲撰。)
撒母耳(上卷第二十四章以前,为撒母耳亲撰。)
以士喇(本字之义为助,以能助教阐发玄理得名。书本四卷,旧教学者取其第一卷而舍其馀,以为惟首卷乃亲撰。又《历代志略》亦以士喇撰。)
尼希米(为犹太之修改宗教家,富于藏书,以大辟遗著为尤多,见《马加倍书》第二章十三节。《马加倍书》今无译汉本。)
约百(《约百书》颇有克己功夫,与他人迥别。新教学者以为寓言者流,旧教学者以为历史家言。)
大辟(《诗篇》为大辟撰。)
所罗门(《传道》、《雅歌》、《箴言》皆所罗门撰。)
(以上八人为有著作者。)
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但以理
廿四圣即指先知
(以上四人为大豫言者,即以人名为书名。)
何西、约耳、亚摩士、阿巴底、约拿、米迦、拿翁、哈巴谷、西番雅、哈基、撒加利亚、马拉基
(以上十二人为小豫言者,即以人名为书名。)
廿七经(即《新约》廿七篇)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使徒行传、保罗达罗马人书、保罗达哥林多人前书、保罗达哥林多人後书、保罗达加拉太人书、保罗达以弗所人书、保罗达腓立比人书、保罗达哥罗西人书、保罗达帖撒罗尼迦人前书、保罗达帖撒罗尼迦人後书、保罗达提摩前书、保罗达提摩後书、保罗达提多书、保罗达腓利门书、保罗达希伯来人书、雅谷书、彼得前书、彼得後书(彼得两书以及《犹大书》、《默示录》均于四五一年始列入《新约》认为景经,其先颇多訾议也)、约翰第一书、约翰第二书、约翰第三书、犹太书、传道约翰默示录。
波斯睹耀《马太福音》(二章)之博士,西文作Mage,原出巴比伦字之Magoush,译而为波斯文则Mag,译而为希腊文则Mągos,译而为腊丁文则Magus。在昔希腊、腊丁,于凡天文学者、魔术师、占星炼金炼气等术士,皆呼为Mage。《新约》译作博士,颇善会通。西古书以为此云博士者皆隐词,其实为阿拉比三王,一名美基沃(Melchior),一名拔达惹尔(Barthazar),一曰嘎司拔特(Caspard)。三人尚有遗物,在今科隆,以七月廿三日为其节云。
碑额题字外围左右,各雕一动物,有蹄而非兽,有羽而非禽,乃彼教中一种之天使,名曰基路冰。予见古雕基路冰颇多,故一望而知。基路冰者,希伯来名,首见景经《创世记》之三章。旧教神学家别天使为三等,每等又各分三群,所谓天使九歌路也。(天使主歌舞,故名群为歌路)。基路冰为第一等第二群(第一等第一群名西拉冰,厥义为光辉,见《以赛亚》六章,主颂扬上帝。西拉冰有面、有声、有六翼,翼第一对用以向前飞,第二对用以维持于空中,第三对支于足上),观于上帝用以代亚当守埃田园,则意为保护可知。厥後摩西之法柜、所罗门之庙门(即所谓“圣中圣”者)、传道之椅侧,均用基路冰;其他殿宇之上,用者不一。则此碑额命意,亦在保教。惟基路冰形状,极不可思议。其仅一孩面两翼而无手足身躯者,为画家点缀最简单之笔。至于一身而有四面(四面者:一人面,一狮面,一牛面,一鹰面,合为一头)六翼,合四身十六面廿四翼八兽蹄,加附八轮,而为一体,遍体遍轮,多目互闪,乃为最奇(《默示录》四章,《以西结书》三、九、十章)。雕绘家往往意为损益,以新格局,亦不甚拘,要之灵物初不必有定形也。此额兽蹄禽翮,犹为常格。耶教中至今尚好用基路冰为美饰。若波斯教,则禁止一切雕刻绘画之用动植物形,此基路冰自所严绝。更证以碑载贞观诏语,有“远将经像,来献上京”之句,像附经行,尤耶教确据。碑顶作锐形,不平不圆,亦彼教所重之鱼形派,鱼固耶门旧标也。(原本于《旧约·约拿》第一章。)
廿七经即《新约》
波斯睹耀
基路冰即守护天使
额字之上有十字形,此西方耶教派之十字形,四端微丰,而长短均一,乃从希腊十字而来,与波斯十字、印度十字、埃及十字不同,尤为明证。通常拓本,往往无额,读者罕见,故详之。
天使诸形不可思议
碑额十字
碑下一段文字,据杨荣鋕称为左行之叙里亚文。通观荣鋕全书,知其非通外文者,必得自景门所告。然凡荣鋕所徵引,必皆确实,则此亦必非谰言。细观碑字,初不类各国所存之叙里亚文。盖当时镌工不精,致失钩,画而仅得形似欤?荣鋕所录译文三段,为出自景门之博学者无疑,今附录于此。(《金石录补》云:碑下列彼国字,殆疑为波斯文。《来斋金石刻考略》云佛经番字。均误。)
希利尼一千零九十二年前铁蒿列士丹城波喇长老美利弟子长安京师长老兼大监督我师父耶褒燮建此石碑详述救主神性及我各先师传与中国诸皇帝之事
亚当执事地方监督耶褒燮弟子长老地方监督马虽者士
娑兰依娑诃大长老 长老兼执事长主长安娑勒教执事如伯列
“希利尼一千零九十二年”,为一大疑问,杨荣鋕无所考证,而予于此得前未人道之确据。按碑建于唐建中二年,为耶稣纪元之七八一年,然则一〇九二之数,何为而来?历考景书各种纪元,而知为绥路哿纪元也。绥路哿者,希腊人,亚历山大帝之将。帝崩而国裂,诸将割据,绥路哿于景纪前三一一年(亦有前三一二年之说),占叙利亚称王。叙利亚乃以此年为纪元,名曰绥路哿纪元,至今叙利亚基督教派礼式尚沿用之。碑为叙里亚文,则用绥路哿纪元,正合彼例。其称希利尼者,绥本希腊人,希腊又通称希利尼,固不必定用绥路哿字也。况建中二年为七八一年,加以耶稣前之三一一年,正合一〇九二之数。碑字与纪年,皆不与回、佛、祆、摩、波斯诸教相涉,而独与基督一教相关,尤可证景教之即基督教矣。中国但知耶稣降生一纪元,未知其他,故于此希利尼之一〇九二年,不加意耳。(碑末年月,有“大耀森文日”语。考森文二字,音近希伯来文之Schabbat,厥义安息。七日一息,为摩西十诫之一,犹太教遵守弗更,以第七日为安息日,称为圣日。至景教则以圣灵降临、耶稣升真均在安息之翌日,故以翌日为圣日,称为主之日,不事劳作,一如曩之安息日,而安息之名,仍未之移。是以主日之前一日,俚俗所谓礼拜六者,实称安息日,此“森文”或即安息日欤?若杨荣鋕以“森文”为即俚俗所称之礼拜日,未知所据。)
碑下文字
塞琉古纪元
有关景教之古书,其所用纪元往往各异。举所常见者,约有先于耶稣之纪元十二种,後于耶稣之纪元六种,序列如下。然未列者尚多,非谓一切纪元,尽在于斯也。
一、康堡之创世纪元 创世纪元者,以耶和华创造天地为纪元者也。夫耶和华创造天地,即教中人亦不能确指其期,故各地所说不同。其行于康斯坦丁堡之说,以为纪元在景前五五〇九年,此元行用最广。若俄国则大彼得以前,初无他种纪元,所用纪年者,即此康纪也。今希腊教会尚用之,今年(庚戌)为康纪七四一九年。(书成于庚戌,故迨壬子刊时,则七四二一年矣。)
安息日
各种纪元
二、亚历散德里之创世纪元 埃及亚历散德里地方所说,以景前五五〇二年为创世纪元,今年为此元七四一二年。(此亦以庚戌计,後仿此。)
三、安氐沃克之创世纪元 叙利亚之首府安氐沃克所行之说,以景前五四九二年为创世纪元,今年为七四〇二年。
四、犹太之创世纪元 犹太之说,以景前三七六一年为创世纪元,今年为四六七二年。凡此以前四创世纪元,太涉无稽,故用之者少。
五、婀令丕亚纪元 在古希腊婀令丕山,有雷神育斯庙。距景前七七六年,婀令丕山有大会,各市民竞技。嗣後每四年一会,千二百馀年,沿存此制。通希腊各市之公共纪年,即志第幾次婀令丕亚之第幾年,是为婀令丕亚纪元。今年为婀令丕亚纪元二六八六年。(婀令丕年始于夏至後月满日。)
六、罗马纪元 古罗马时代所通用之纪年,以罗慕路创基之年为始,腊丁文所谓Post Urbem Conditam,犹言建国後。国者,罗马之谓,略字作P.U.C.。此元元年,即景前七五三年也,然亦时有异说。(今罗马于每年四月廿一日行创基纪念。)今年为罗纪二六六三年。(迨罗纪二百馀年,举执政官为治,执政官任期有定,各刊年鉴以颁布。故又有执政官之纪念,一任为一元,景书中亦时用之。)
七、绥路哿纪元,亦称希腊纪元 希将绥路哿占叙利亚之纪元也,今年为绥纪二二二二年。(即景教碑後所谓希利尼一〇九二年。)
奥林匹克纪元
八、安氐沃克之恺撒纪元 景前四八年,恺撒至叙利亚之安氐沃克,颇加惠于民。民志其年,是为恺撒纪元。恺撒即猷镏司也,猷镏司以改历而有猷镏司纪元,故特称安氐沃克之恺撒纪元以别之。今年为安恺纪一九五八年。
九、猷镏司纪元 罗马初用努玛所制之历,年仅十月。至景前四五年,恺撒猷镏司改为十二月而立元,是为猷纪,今年一九五五年。
十、日斯巴尼亚纪元 日斯巴尼亚所沿用,以景前三八年为纪元,迨于十五世纪初葉始废。今年为日斯纪一九四八年。
十一、阿克休纪元 罗马第二次三头政治之末葉,沃克太维战安敦纽于希腊之阿克休海岬(今阿嘎那尼亚)。战方酣,安敦纽以姑娄巴多(即以色迷罗马将而卒引蛇自尽之埃及後)之急召,溃军而去。安敦纽尽失其地,时景前三一年也。沃克太维後受奥古斯督尊称,追及阿克休战役之功,兴阿克休竞技会(九月二日),而以阿克休战役之年为阿克休纪元。今年为阿克休纪元一九三九年。
十二、奥古斯督纪元 沃克太维既胜安敦纽(安敦纽因失地自刎,姑娄巴多引蛇殉),握罗马大权,景前二七年,人民上奥古斯督尊号,遂称帝。是为罗马帝政之始,因以纪元,是为奥古斯督纪元。今年为奥纪一九三五年。
屋大维与安东尼
十三、耶稣纪元 腊名Anno Domini,犹言主之年,略作A.D.通说以耶稣诞生之年为纪元,此说始第四世纪,时由景学家小代尼斯主倡,自沙尔曼帝采用以来,渐渐实用。因代尼斯所倡,故亦称代尼斯纪元。代说以罗纪七五三年为耶稣诞生之年,以翌年七五四为耶稣纪元,兹称景纪。然耶稣生于希律王时,希律王殁于七五〇年,则耶稣极迟必生于七四九年矣。今之所谓耶稣诞生年者,实耶稣出世第四年也。(自一五八二年景宗格雷敦理十三改历,希腊俄国尚沿用猷镏司历,当时新旧历差十日。至一七〇〇年增差一日,一八〇〇年、一九〇〇年又各增差一日,故旧历建正後于新历十三日。)
十四、第沃克赉颠纪元,亦称殉教纪元 罗马帝第沃克赉颠即位,在景纪二〔三〕〇四年,时为第十次虐教,虐又最烈,教中人以之为殉教纪元,所以志悲也。今年为殉教纪一六〔五〕二六年。
十五、罗马帝敕定周期 腊名Cyclus Indictionnm者,始于康斯丹丁大帝时,即景纪三二〇年,每十五年为一周,初以示特别贡税之年期而已。既渐广用于文牍,嗣更通用于一般,迨十六世纪始废。然至今景宗诏文,尚附此元。今年为第一〇六周之第七年。
十六、亚尔美尼纪元 亚尔美尼以景纪五五二年为纪元,递算至今年为亚纪一三五九年。
耶稣纪元
十七、出奔纪元 法文称为Ere de L'Hegire,此Hegire一字,本非法所固有,盖由阿拉比文之Hidjra转来,厥义逃也。此穆罕默德教之纪元,始于景纪六二二年,即穆罕默德由墨加出奔之年(出奔之日,为景纪六二二年六月十六日。而此元之创,在十七年後,追溯景纪六二二年之四月十九日为奔纪元年之墨哈兰月第一日。)用阴历,不能由阳历之景纪年数减六二二以求奔纪年数,必由景纪减六二二,更以三三倍之,然後以三二除之,乃得奔纪年数。今年为奔纪一三二八年。(由景纪年数一九一〇减六二二而得一二八八;以三三倍之,则为四二五〇四;再以三二除之,得商一三二八年而馀八。此一三二八,即奔纪年数,故今年为奔纪一三二八年也。)
十八、耶司特奇纪元,亦称波斯纪元 耶司特奇者,波斯王家之名,字义为神所命。其耶司特奇第三即位之年,即景纪六三三年,为波纪元年。今年为波纪一二七八年。
穆罕默德出奔纪元
波斯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