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国佩章记

义国佩章记

欧洲君王所以隆报勋旧、宏奖名人、酬酢友邦聘使者,咸用佩章。佩章之形饰与名义,莫不关系一国史事,礼制昭垂,非可率尔操也。日本维新,仿制勋章,曰菊纹,曰桐纹,即帝后两家之旧家徽,馀亦各有命意,可谓善采西制。北美合众既独创共和,即湔除阶级,故不制佩章以赠人,亦不受人之佩章,又可谓善变西制。义,固欧南旧邦也,今之王室,以萨伏亚家撒底尼亚侯入为义大利一统之王,其家系渊源,千年而遥,佩章法度,由来匪近。积跬步主人奉使是邦,一年而归,义王循例以义冠十字章赠别。此义冠章者,实为义国统一以後唯一之新章,馀皆沿遵萨伏亚旧制而已。爰记其章,亦溯及佩章原起云。

关系一国史事

佩章发原,在希腊之加月桂冠,罗马之赠兵器,彰显名誉,沿习尚已。自十一、十二世纪,八次十字军,会全欧大兵,协战景敌,役罢论勋,酬不偿力,于是由各国君王创定嘉名,设为种种名誉族望,规制各族佩章,俾同誉者即同侪,同侪者即同章。酬制虽异古昔,而其为彰显名誉则一也。自是厥後,佩章制度,沿传相尚,至今日而其用愈广。初不必在军,亦族叙以为酬;初不必有勋,亦族叙以增誉;国使往来,亦且以叙族赠章,为增光交际之用。其赠叙之序,必先由君王颁以诰文,叙为某族族侪,然後附赠其族族章。盖礼意所重,重在叙名族,而非所重于附赠之采章。惟章采有形,而族名无形,故章亦未尝不重。日本称之为勋章,于名族本义,尚未极洽。不过日本人凡章必因勋而颁,亦未为不可,但非可以概西制耳。兹定其名,曰名族,曰佩章。

义国现行法律,有主重之名族凡五。其袭用萨伏亚旧制者四,曰告祥族(取义于景宿告祥),曰摩利爵及拉萨洛族(摩利爵、拉萨洛,皆景圣名),曰萨伏亚文族,曰萨伏亚武族(亦合称为萨伏亚一族)。而义大利王国所新创者,惟有义冠一族而已。义冠族位,居摩拉族之次。

义冠族(Ordine Della Corna D'Italia)者,义王维多利沃爱曼努爱勒二(Vittorio Emanuele Ⅱ)所创于一八六六年(统一义国第一王)。其时义国独立既成,虽罗马一城尚属景宗,而强奥新挫,统一势定,维二创为义冠名族,所以志独立统一大事也。其族分五级,曰Cavaliere DiDrancroce Decorato Del Grancordone,译为大绶大十字章骑卿;曰Gran Ufficiale,译为骑长;曰Commandatore,译为骑令;曰Ufficiale,译为骑官;曰Cavaliere,译为骑士。命名本于古制,不可以今义求之,译曰骑者,所以见字原之本出军中耳。曰卿、长、令、官、士,所以示等级之递为高下,初非谓实服其国之官职也。曰十字章者,正章与大绶不连,为最大之章。章制本渊源于十字军,故今章虽不必为十字形,而亦称曰十字章。(文皆义文,故章亦用义音。)

佩章发原

义冠族

义冠族十字章者,正中为圆形,圆之正中,状一金冠,装饰彩石,以仿隆巴地铁冠形,此章之所由名也。圆质为蓝色珐琅,围以金缘,缘外加白色珐琅一圈,上有金字腊丁文,曰:VICT·EMMAN·Ⅱ·REX·ITALIAE·MDCCCLXVI.译汉文曰:“义大利王维克多尔爱曼努亚里斯二,一八六六。”圈外又一金缘,缘外为银色光芒散射形,芒之正中上方,一黑鹰正向立,两翼左右张,首右侧;首上有金冠,为王者徽;胸有椭圆形,赤地上白十字,萨伏亚家徽也。卿章有绶,结下悬小章。小章为白十字形,端阔与马尔太十字近,合四端极边,共成一圆周;端间各以细金为结(结饰原出萨伏亚家徽),以之相联。十字交点为一圆,其一面圈内蓝色珐琅质,中有铁冠;一面圈内金色,中有黑鹰。首上金冠,胸前椭圆,悉如正章。绶色分三行,中白旁赤,亦本于赤地白十字之萨伏亚家徽。此章为义冠族之佩章,故用隆巴地铁冠。铁冠者,义大利冠也。族为维二所创于一八六六年,故腊文志其名与年。族之创成时,维二由撒底尼亚侯入为义大利王,故文又特志义大利王维二。维二出于萨伏亚家,故加萨伏亚家徽。萨家本公侯,今以维二为王,故复以加冠之鹰表之。如是,章饰虽至微,而事事必有所本,莫非由一国史事而来。西国女子,习问人国佩章制度形饰,及其形饰所由来,以为酬酢场上一种谈话,亦可谓善取话材矣。

十字章

铁冠者,初为隆巴地王冠,继为全义大利王冠。当景纪五九一年隆巴地王奥泰里死,而寡后推沃特林,再嫁都里诺公阿琦路尔夫。时后命制铁冠加公,公遂为隆巴地王。嗣後凡王于隆巴地者,必冠铁冠。在七八世纪之交,隆王如克利玛特(六六二年)、路伊泼兰(七一二年),皆有远大谋,国以盛强,渐蚕食义半岛诸国。时景宗结交外国君王,谋伸势力,干涉政权,以拒隆巴地。七五四年,司德方二遂引法王贝宾入义,认为法兰西王,待遇优隆。于是贝宾以拉文及义大利五府(一里米尼,二彼撒洛,三法诺,四西尼加利亚,五安郭那)并外二十二城奉景宗,是为景门有土地之始,俨然成国矣。景宗优待愈隆,贝权益长,七七二年,冠铁冠为隆巴地王。八〇〇年,卒加帝冕为神圣罗马帝。曩限于隆巴地之铁冠,从此为义大利王冠,统治全义大利半岛。而後世握全义大权者,莫不以一戴此冠为荣。一四五二年,德之弗利特里四〔三〕,冠之于罗马。一五三〇年,德之沙尔五,复冠于蒲隆涅。至最近一八〇五年,法之拿破仑一,又冠之于隆巴地都城米兰。後此冠珍藏孟蔡(Monza)地方。(所谓冠者,实则一圈而已。名曰铁者,实则金也。又相传为五九一年制于义大利。而观其饰彩诸事,知为毗山丁美术,而非欧洲美术。)撒底尼亚侯入王义国,统一半岛,虽事实上未曾冠此,而名义上固已冠之矣。义冠族者,即以此隆巴地铁冠为名之名誉族属也。

伦巴地之铁冠

统治全国必戴此冠

宣统元年十月十六日奏(积跬步在义使时)

再:义国定章,凡友邦驻使,无论为大使,为公使,倘一年届满,于其离也,例赠勋章,以宠其行。臣于上年奉命驻义,今年奉旨归国,正届一年。顷由义王致赠大绶王冠章一座,此为例赠各国公使之章。臣一面致谢,仍奏候谕旨钦遵。又臣前年使和,亦一年而离。和例必二年届满,方赠勋章。乃臣告辞後,和女王饬其驻义使送来橘绶大十字章一座,亦系例赠各国公使之章,臣于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咨由外务部代奏在案。此项和章,迨本人身故之後,应由家族缴还,乃彼邦法律所定,臣亦咨明外务部有案,合并陈明。所有臣先後接收和、义两国致赠绶章缘由,谨附片奏明,伏乞圣鉴。谨奏。

本年十一月十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同日又奏(同上)

再:各国通例,于友邦出使人员告归,必赠勋章。此次驻义二等参赞官、法部员外郎施绍常,获赠义国冠章第三;又驻义一等书记官、学部主事董鸿祎,获赠义国冠章第四;又驻义二等书记官、候选知县张国华,获赠摩利拉萨章第五;均系循例致赠。又义馆参议、中国二等第一宝星、二品衔总领事、洋员金楷理,获赠摩利拉萨章第三,已转饬领受。勋章本沿宗教而来,所谓摩利拉萨者,合二教派之名以成一章者也。所有馆员例获勋章缘由,理合附片陈明,伏乞圣鉴。谨奏。

钱恂奏摺

本年十一月十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西例:奉使者之将离所驻国也,苟年期已届,所驻国例赠佩章,于邦交私交,初无轻重厚薄于其间也,惟有秘密手段者则不敢知耳。随使诸员之将离也,由驻使以正式书函代为告别,赠亦如例。中国遣使已三十馀年,而为随使人员告别,则始于积跬步主人。故积跬步昔年随使在英、在德、在俄、在法,均未有赠章。此次随使四人,同时言别,同时获赠,在中国可谓创举,在外国亦例有之事耳。积跬步又以为:外交官获赠佩章,初非奇遇,亦不关紧要,故于本人及同人事,均用奏不用电,今附其奏文如右。施君所得者,即王冠族骑令章;董婿所得者,即王冠族骑官章;均无大绶。大绶惟卿章有之。德儒金君所得者,为摩拉族骑令章;张甥所得者,为摩拉族骑官章。驻和同人,不获赠章者,未届彼律所定年期也。未届年期,故积跬步不以正式书函代行告别。顾律虽如此,若别具手段,何不可之有?

随员告别亦获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