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右侧

从正座折而右,为阿历散德八之墓,富于铜及大理石、透明石。对墓者,为聚珍彼得医跛者事图,适与左方彼得救死者图相平。

再右为大良翁墓,墓为塞尔祺建,本在旧寺栏臂。保罗五毁之,今但存几,而凸雕石画良翁勋业一大幅尚在。良翁时,匈奴来侵阿氐拉地方。良翁祷彼得、保罗,请其克敌。匈奴人见彼得、保罗显圣,惊而飞遁。石刻人物装束,殊不肖似,而当时固流行此种美术,况其尺寸之大,舍埃及印度诸大雕外,无与比者。相传保罗手中之剑,为真铁制,乃得之于匈奴阵中者。

“自然子

祷请克敌

再右为“柱玛利”。柱玛利者,旧寺饰于柱顶之玛利,极为珍重。迨移入新寺,柱亡像存,安设于此。其刹埤即名柱刹埤(与圣柱刹埤不同)。玛利下有一古棺(必古罗马物),藏良翁第二(六八三年)、第三(八一六年)、第四(八五五年)遗骨。景寺于教骨,得一片已足珍,故一棺三骨不为乱。且本寺窖内有一棺,亦言藏此三景宗遗骨,正可见景门以遗骨为珍玩,而不以埋藏为敬也。

向前为阿历散德七之墓,墓在门上,门通寺外。墓为柏尔凝最後之作。柏之作景宫王梯,作寺前抱廊,皆受阿七之命。阿七殁,柏亦老,故墓工多奇异,颇遭後人诽议。墓作怖人之黑面,张两翅从透明石所雕之大遮帷下探首而出,示其手中沙漏于上面跪祷之景宗,若告以时期既至者然。沙漏本为有尽意,丧葬事标所恒用,故此雕即名为“死”,奇异中亦颇有意味。

对于此墓(支艮覆墙柱威隆尼加像之背)有几,几上油画,绘于石,望之与聚珍无异,极为罕见。寺中聚珍,务肖油画,而油画转务肖聚珍,西方人思想往往如此。

右折入右栏臂之半圆,聚珍画凡三:一为多马不信耶稣复活,以指探胁伤之图;二为彼得受倒十字架死刑图(琦笃所绘),图下为大诗家某人墓。墓当右栏臂半圆正中;三为乏赉利亚图,画一无首妇人,跪而自捧其被斩之首,以献于夫,亦殉教圣也,而画笔殊不肖真状。

“柱玛利”

“死”

栏臂间有忏悔亭(左右两臂皆有),以十国为别。来忏者用某国语,即入某国亭,而听忏之景士即用某国语以相问答。彼得寺事事宏大,即此忏悔亭亦有一种伟大气象。忏者跪诉罪恶,无论奸盗大罪,心口小过,均明诉无隐,隐则耶稣弗宥。诉毕,出跪正中景士前,景士举长棒当头喝之,谓已受天刑,无论何罪均得免去。予屡见之。顾一人生平,不必止一忏。设今午忏後,而入夕作恶,明晨一忏,复为完人。亦有景士来忏者,与常人同,均可忏不一忏。此自忏之景士,又可旋踵而听人之忏。此听忏之景士,又可旋踵向他士自忏。景宗位尊,专设一听忏士,日日待忏。闻至久每七日必一忏,不若佛教中言,一忏不可复恶也。来忏者女多于男。夫使娉婷女子,步跪于大庭广众之中,诉私慝贪欲于非亲非故之男子,即罪恶果忏,其如廉耻之莫养何,教人者顾当如是耶?

再外为通神奥门,门上为庇约九墓,雕庇九跪祷,仰见耶稣祝福,彼得、保罗侍侧像,均奕奕有神。庇九许传教士之在北美者得与土人结婚,为其生平满意事,然不为舆论所孚。故至格雷郭理十六时,始见实行结婚之举。

对墓为聚珍画,绘《使徒行传》第五章事,不过行传言亚拿尼亚死,殓尸舁出,而撒非剌继入;此画则亚尸在地,撒入骇绝,绘与文叙事有纵横之别,固不必与原书一一符合。所绘彼得怒责乡愚,乡愚惊出意外,旁观不言而喻各状,具有微意,作者殆读《使徒行传》而别有会心者也。

忏悔亭

教人者顾当如是耶

直下为克雷孟刹埤,有聚珍画一巨幅,为大格雷郭理奇异事,及安得烈煞基所绘。初,有帝后康斯坦栖霞者,请于大格雷郭理,欲分彼得或保罗残骨少许,为私室藏珍计。格雷曰:吾安敢擅动圣骨,无已,有曾包约翰死体之血布在。而栖霞不知珍,勿受。格雷曰:心不诚者圣不显置布几上,诵弥撒毕,以刃刺布,布血流注云。并相传所流血藏入玻璃管中,至今管藏某寺,平日血质凝定,至约翰死日,凝血复变流质,拜观者以一见流血为大幸焉。此画原本藏景宫,予曾见之。或谓此乃约瑟裹耶稣之台布,非也。观图上教服人高举染血布,持刃向布作刺状,可证其为格雷事。克墓原在门廓,死後二百年,格雷郭理四移此。当时多金银饰及聚珍工,保罗五毁之。

觌面为庇约七墓。庇七乃为拿破仑加帝冕之人,嗣因不肯捐弃政权,拿破仑囚之于巴黎之丰登薄洛宫。予曾游丰宫,见所囚数室,几榻床衾尚在,不啻待以王礼。长囚七年,一出囚,仍恢复耶稣乙脱之会,可想见其性质矣。墓工简洁可喜,惟制度太小,与全寺各景宗墓工,有比例不称之嫌。墓上所坐老人即庇七,左右二人,一为“勇”,一为“忠信”,相传为其挚友君牧师某某之貌,糜二万四千王冠成之。

左折为安得烈墙,外有耶稣化身聚珍图,为拉法爱尔绝笔,极有名。当模制时,用十人之才力,九年之岁月,六万王冠之金钱,仅乃成之,大于原图四倍。

血布

拿破仑所囚之教皇

再出,经良翁十一与伊诺琛十一两墓之间。良翁在位仅廿六日,墓上雕花,铭曰:“如花”,喻其享年少也。基石二人,一为“智慧”,一为“饶裕”。二事极难描写,细观面貌,确有一种智慧、饶裕气象,故名家以为比喻中好标本。

右入歌路刹埤,歌路刹埤者,晚课行礼之所,日曜日亦行弥撒礼于此。男子非礼服、女子非蒙黑幂者,不得入。音乐甚有名,予恒率孙辈伫门外听之,不觉神往,孙辈侍听,亦自然有一种静肃气。新派不重弥撒,专事演说。予以为弥撒智愚皆感,演说仅动厮养,旧派岂可厚非。刹埤几上为彼得毗安基所画玛利妊娠,亦名画也。(地上有石,为克雷孟十一真墓。)

出刹埤右折,为伊诺琛八之墓,博拉育洛兄弟(一名彼得,一名安敦)作。雕石为棺,棺上卧伊八像,其上又一伊八坐像,一墓两像为罕见。坐像右手作祝福势,左手持隆奇努圣枪。圣枪本在隆奇努墙柱楼上,不知何时入此坐像伊八手。墓刻《诗篇》第二十六章之十一(《旧约》),为其含伊诺琛字也。又有碑,颇讥刺其临终注童血事(伊将死,急择三童子,予一金钱,刺其血,入己身,冀不死,卒无效)。伊八有子十六人,英儒倍庚曰:彼殆自知为慵懒者乎!讥之甚矣。伊八之世,罗马市上奸劫昌行,有杀拒污女子二人者,为人所控,上达伊八。伊八答曰:“上帝天廷,不收此放逸人,不必议赏,但纳金于我,听其生存人世可也。”他可知矣。(保罗五好毁旧寺各工,伊八与保五初无关系,不知其墓何独不毁。或曰,手持圣枪,适以自保。他若保罗三、息司朵两墓不毁,则以为保五之叔故)。

亲率孙辈伫听音乐

培根之讥

伊八墓对面,为景宗初殁,墓地未定,先行储棺之所。予昔年过此,良翁十三之棺,正藏于此,大书标明。其时良翁十三之葬所未定,暂厝于此也。兹者重来,良翁十三已葬于约翰寺,而此处仍留旧标。盖此处所标,必为最近已死之景宗。俟在位之景宗死,乃易标新死者,故名“死记念”。

再出为呈献刹埤,以聚珍画得名,为罗马纳利所绘之玛利呈献图。据犹太旧俗。往往焚子女以献于磨洛(牛首之神,食小儿者,见《旧约》)。自摩西传耶和华命,诰诫于众:不可献于磨洛,必献于我耶和华,且不必焚死,但一献便可以金赎,耶和华之恩诚厚矣(《旧约》载耶和华曰:初胎男子,必献于我,可以金赎)。玛利为女子,且未必初胎,恐非耶和华所欲享。此所谓呈献,不知何礼,惟其为玛利幼时诣庙一礼节,则无可疑。

出刹埤右,为玛利克雷孟丁墓,此不列颠、爱尔兰及法兰西王杰姆第三之后也。左即杰姆第三与其两子墓。王姓斯墟亚,故称斯墟亚墓,为嘉诺华手笔。当时英国受路得改革宗教之影响,自为英国教,而弃喀朵利克。玛利克雷孟丁者,尚奉喀朵利克者也,为英后伊撒毗拉所杀。后兼英国教长,故悍然杀人。景宗闻之,助斯以绝后于教。后不为动,此为英国不奉景宗之始。英教既不屈,斯氏即不容于英,故母子孙三代营墓于此。

再出至洗礼所,为右路最外刹埤矣。洗盆,紫冈石质,曾为阿特利安帝之棺盖,继为阿多第二帝之棺,今为洗小孩之盆。中几上聚珍画,为约翰洗耶稣。大概洗礼所必有此图,惟画法则万变不一耳。几右为百人长受洗图,几左为彼得洗狱吏图。

玛利呈献图

英国不奉景教之始